數學運算
1.D。用代入法,571-157=414,符合題意
2.C。羊群的總數應為4的整數倍,排除B、D,如果為72只的話,按題意超出了100只,則總數為36只。
3.A。設甲、乙、丙的效率分別為6、5、4,由于甲、乙、丙均參與了全部16天的工作,故設丙在A工程中參與x天,在B工程中參與(16-x)天。由于A、B工程量均相同,以此等量關系可列方程,6×16+4x=5×16+4(16-x),解得x=6
4.D。由題目可知道,總人數一定除去22余1。那么總人數一定是奇數,排除BC。269=22×12+5,529=22×24+1
5.D。設金的質量為x克,銀的質量為y克,列方程:x+y=250,x÷19+y÷10=16,解得x=190,y=60
6.D。設甲、丙銷售額分別為X、Y萬元,根據題意,X=(Y+56)×1.5,(X+56)=5×Y,可解得X=144,Y=40。
7.B。排名第三的員工工號能被3整除,則排名第三的員工工號所有數字之和應該能被3整除,這個結論不能排除任何一個選項。再根據10名新員工的工號是10個連續的四位自然數,說明排名第三的員工工號加上6后就是排名第九的員工工號,也就是說,排名第三的員工工號所有數字之和再加上6后一定能被9整除,只有12滿足
8.C。30、40、50的最小公倍數=600,600分鐘=10小時,就是說早上8:00三路車同時到達A,到下午18點,三車又同時到達A站。1路車18:00之前到達A站的時間是18:-0:30=17:30;2路車18:00之前到達A站的時間是18:-0:40=17:20;3路車18:00之前到達A站的時間是18:-0:50=17:10。所以:在傍晚17點05分有位乘客在A站等候準備前往B站,他先等到3路車。
9.B。略
10.C。先乘以(2-1),通過公式(a+b)*(a-b)=a2-b2變形可得。
11.C。(38000+22000)/60
12.A。各個年齡段所占的比重相同都為1:5,b中取了4戶,所以b=20,所以a=100-25-20=55
13.A。1-1/7-1/3-1/2=1/42,由于小于50人,所以取1
14.A。16個員工有至少8年的工齡。如果90%的員工的工齡不足8年,所以16個占10%,總數為160,40%的員工有至少3年的工齡=160*40%=64,再減去至少8年工齡的16人,為48人。
15.A。設原來的原材料價格為x,原來的總成本為15,上漲了1。得出式子:(x+1)/16-x/15=2.5%,解x=9,所以為1/9
16.D?己私洕鷨栴}。設進價為10, 銷量為30,則定價為11, 總利潤為1×20+(11×0.8-10)×10=8,則8/300=2.7%
17.B。解析根據題干可知降價比例為1-(1-20%)(1-20%)=36%。
18.C。設一共有10件商品,折扣為M,則每件商品進價為1000元,利潤為250元,可列方程1250×3+1250M×7=9000,解得M=0.6
19.C。男生攻讀碩士學位的人數=60×70%×1/3=14人,女生人數=60×30%×1/6=3人,一共為14+3=17人
20.B。依題意可知全池塘中約有5%的魚有標記,現已知有200尾做了標記,因此全魚塘約有魚200÷5%=4000
21.C。設x,y分別表示99年和98年的產值,由題意可得等式x×20%=y×25%,解得 =1.25,可知提高了25%
22.A。根據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v=(2*v1*v2)/(v1+v2)
23.A。28/(32-25)=4
24.B。A車加油,B車單獨走了120/6=20,根據追擊問題公式(80-20)/(120-100)=3,加上之前的10分鐘。
25.B。設步行速度為1,則跑步速度為2,騎車速度為4,AB距離為L,則有L/4+L/1=2,則L/2=48
26.B。泳池長30米,兩人速度和為90米/分,則兩人相遇時所走的路程和應為1×30,3×30,5×30,7×30……,而1分50秒兩人游了90×11/6=165米,所以最多可以相遇3次
27.D。根據過橋公式可知,70×35=動車長度+橋長,21×35×3=橋長,兩個等式之差即為動車長度,計算:70×35-21×35×3=35×(70-63)=35×7=245米
28.D。假設A車的速度為1,那么B車的速度,利用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到B車速度為2×0.8×1.2/(0.8+1.2=0.96,A速:B速=1:0.96=25:24,也就是說當A車行駛25圈時,B車行駛24圈,即AB再次齊頭并進。
29.D。假設總量為1,則甲乙完成了11/30,丙丁為19/30,兩組相差8/30=48/x,x=180
30.A。設總量為90,則甲效率為3,甲乙為5,乙丙為6,三人就是90/(3+6)=10
31.B。設總量為48,則甲效率為3,乙為4,則前13小時甲完成了3*7=21,乙4*6=24,剩余48-21-24=3,該乙做,所以3/4。
32.B。設總量為150,放水為5,排水為3,則150/(5-3)=75
33.C。設在z年后兩者之間年齡相等,則有:70+x=20+13+7+33:,解得x=15
34.B。乙-4=甲-乙,67-甲=甲-乙,得甲=46,乙=25
35.C。利用十字交叉法算得A:B=3:4,B:C=4:5,故A:B:C=3:4:5,最后利用平均數公式可知平均年齡為(38×3+24×4+42×5)÷12=35
36.C。(156+186+234)/6=96
37.C。設公路長度為x米,則由題意可列方程:(x/3+1)×2+5=(x/2.5+1)×2-115,解得x=900
38.D。設是有X棵,一旁的樹為x/2;兩種種法路長和樹的數量相同,所以(x/2-20/2-1)*5=(x/2-1)*4-1 解得X 為100 路長為195
39.D。原鹽水含鹽5千克,根據濃度計算公式可知,(5+x)/(50+x)=20%,所以x=6.25。
40.C。甲中的鹽為4%*250=10,假設乙中鹽為x,則(10+x)/(250+750)=8%,x=9.33%。
41.C。假設原糖水含糖15,糖水為100,假設加入水為x,則15/(100+x)=12%,x=25,則最后比例為15/150=10%。
42.D。105天可以分為:11月2天,12月31天,2005年1月31天,2月28天,3月13天。
43.A。假設兩次都及格的人數為b,第一次考試及格為a+b=26,第二次考試及格為b+c=24,兩次都沒有及格為d=4人,所有人為a+b+c+d=32,所以解的c=22人。
44.A。容斥問題,22+16+25-42-8-6=7。
45.A。根據數字奇偶特性觀察可知,規律為(奇、奇、偶)、(奇、奇、偶)……,以3個數為周期循環,前100個數中有33個周期,每個周期1個。
46.C。觀察分析可知,兩人中間間隔2個空位可以滿足條件,要盡量少,可以把首尾設置為空,則可得:(空有空)(空有空)……周期,65座位為21周期,每個周期有1個有人,剩余2個座位分別取該周期中的1、2位,所以為22人。
47.D。分為3種類型分析,4名女職員:1種選法;3名女職員:C(3,4)*C(1,4)=16;2名女職員:C(2,4)* C(2,4)-2(2個科室都被全選去的情況)=34,將3種類型相加可得,1+16+34=51。
48.C?赡苡袃煞N情況:(1)3個數都是偶數,共4種選法;(2)3個數有一個偶數,兩個奇數,共4*10=40種,所以共有44種。
49.B。不鄰問題,考慮插空法。先將C、D、E排成一排,共=6種排法,C、D、E三人形成4個空,在這4個空中選2個空講將A、B插進去,共有=12種排法,因此總共有不同排法6×12=72種。選擇B選項。
50.B。設黨員人數各為10,那么黨員共有5+2=7人,概率為7/20。
51.C。(1-98%)×20%+(1-98%)×40%+(1-99%)×40%=0.016
52.D。逆向考慮,小王經過4個路口全部遇到紅燈的概率是0.1×0.2×0.25×0.4=0.002,則至少有一處遇到綠燈的概率是1-0.002=0.998。
53.B。就是求赤道和繩子兩個圓的半徑差,根據周長公式,赤道半徑=40000000/2π,繩子半徑=40000010/2π,兩者的差為1.6米。
54.C。5的整除看最后1位數,除5余3,原數的個位數應該為3或者8,可知C正確。
55.C。由于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長相同,因此,正方形3條邊比三角形少了5*3=15個,這15個硬幣構成了正方形的第4條邊,所以正方形由15*4=60個硬幣組成,60*0.05=3元。
56.D。假設比值為1:2=2:4,則1+2+4=7對應56個,因此每個單位對應8個羽毛球,所以乙為2*8=16。
57.B。按此規則,相當于求C(2,x)=120,代入的x=16。
58.C。100元找零,面值有50元,20元,10元,即全為1種面值的3種,滿足最低面值為10元的只有1種方法。2種面值的,5張20元=100元,20元一張張用10元替換,一共有5-1種方法。3種面值的,1張50元+2張20元+1張10元,20元一張張用10元替換,一共3種方法。1+4+3=8種方法。
59.A!窘馕觥繛榱耸贡砻娣e最大,原來6個表面的表面積是6,后來增加了兩個切割面,長為,寬為1。
60.A。80分鐘兩人相遇,到100分鐘乙追上甲,即在20分鐘內,乙行了甲180分鐘內行的路程(2個甲的80分鐘,1個甲的20分鐘,畫圖即可看出來)。即乙速是甲速的180/20=9倍。就是說,在相同的時間內,乙行的路程是甲行的路程的9倍。根據兩人行走的方式規律,從出發算起,第一次相遇,發生在乙行的第1個全程中,追上甲發生在乙行的第2全程中;第二次相遇,發生在乙行的第3個全程中,追上甲發生在乙行的第4全程中;第三次相遇,發生在乙行的第5個全程中,追上甲發生在乙行的第6全程中;第四次相遇發生在乙行的第7個全程中,追上甲發生在乙行的第8全程中;第五次相遇,發生在乙行的第9個全程中,追上甲發生在乙行的第10全程中;因乙速是甲速的9倍,甲行完一個全程的時間內,乙只能行9個全程。分析看出,第五次相遇可以發生,但第5次追上甲已不可能發生(因乙最多能行9 個全程)。 因此,當甲到達B地時,乙追上甲只有4次。
61.D。設N個新同學,則根據題意(N-6)/7為整數,排除,B,C;N/8為整數,排除A。
62.A。本題屬于“雞兔同籠”問題。利用假設法解題,假設2000只玻璃瓶都是完好的,那么應該得到2000×0.2=400元,但實際多算了400-393.2=6.8元。因為把每只破損的瓶子也算成了0.2元,每只破損的瓶子多算了0.2-(-0.2=0.4元,那么破損的瓶子共有6.8÷0.4=17只。
63.B。假設取棋子的次數為N次,根據題面條件可知15+5N=2×(2+3N),解出N=11。
64.B。略
65.D。畫圖可知,ABC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且頂角度數為120°,沿頂點作底邊垂線得到2個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另外兩個角度數為30°和60°,根據一個角是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是30度角所對直角邊長度的2倍可知,CD為a/2,根據勾股定理,AD為,所以AB等于。
66.D。畫圖可知,長50寬70的長方形對角線AD長250+490=740 740開根號,80-90之間。
67.A。畫圖可知,衛星到地心距離為2R,到地表就是R。
68.B。N為對折次數,M為剪的刀數。公式:M*(2N)+1。根據公式計算可得。
69.B?掌繐Q酒的公式:A代表多少個空瓶可以換一瓶酒,B代表最開始有多少個空瓶,C代表通過換酒,最多能喝到多少瓶酒。,公式為:B÷(A-1)=C。24/(4-1)=8;8+24=32
70.A。80/4+1=21,21*21=441。
71.C。(100-30*3)/(5-3)=5。
72.C。正方形是四邊相等,也就是說求他們倍數的最小值11乘以29=319。
73.A。200-2=198,所以選項能被198整除的只有22。
74.C。設大鯨魚現在x歲,小鯨魚就是31-x歲。1+(31-x)=x-(31-x),63=3x,x=21,所以,小鯨魚11歲。
75.B。假設小明和小方路程比6:5,時間比8:9,因此速度比27:20。
76.C。設裝2個球的盒子有X個,裝3個球的盒子有(7-x)個,裝1個球的盒子有14÷2=7(個),1×7+2x+3×(7-x)=25,x=3,7-3=4(個)。
77.B。小明給小剛8支 又還回4支 等于一次給4支,最后小剛的是小明的2倍 等于把鉛筆分成3份最后小明只剩下1份,所以次數為,[48-(48+36)÷(1+2)]÷(8-4)=5次。
78.A。設信封X個,則甲的情況是總共X+X+50(X個信封,裝X張信紙) 乙的情況是4(X-50)+50 (自己算的時候只是乘以3,所以做錯了„要注意裝信紙的時候,信封也是有用去的,所以要乘以4)兩種情況相等,所以2X+50=4(X-50)+50, 求得X=100,2X+50就是250。
79.A。根據減速:160*(2/3)^n=20*(4/3)^n,得:8=2^n,得:n=3,減速3次,所以速度變化為:甲車從160,320/3,640/9,最后為1280/27,乙車從20,80/3,320/9,最后也為1280/27,計算3次追上所用時間:第一次210/(160-20)=1.5(小時),第二次210/(320/3-80/3)=21/8(小時),第三次210/(640/9-320/9)=189/32(小時),所以可以求得行使路程:(160+20)*1.5+(320/3+80/3)*21/8+(640/9+320/9)*189/32=1250(千米)
80.A。4與6的最小公倍數為12,由題意知,跑道起點的樁子可不拔,距跑道起點12米的樁子可以不拔。以后每隔12米的樁子也可不拔。這跑道長4×(25-1)=96(米),每12米分成一段,這跑道可分成96÷12=8(段),因此,可有8+1=9(根)樁子不拔。
81.A。分針走一分鐘(轉6度)時,時針走0.5度,分針與時針的速度差為5.5度/分鐘。4點時,時針分針夾角為30*4=120°,120/5.5=21。
82.B。假設全程S。第一次相遇,兩人所走路程和是2S,從第一次 到第二次相遇,兩人路程和也是2S,兩人速度和相同,路程相同,則相遇時間也相同。小王在第二次相遇(兩倍的時間里)走到與小張第一次相遇(一倍的時間)的位置。路程相同,時間比為2:1,則速度比為1:2.答案選B
83.B。根據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可知,(2*12*24)/(12+24)=16。
84.C。牧場外緣就是圓的周長,πr2=3,r=3π,2πr=23π≈6,6/18=1/3=20分鐘。
85.A。辦公室的桌子數不一樣最少需要的張數為:1+2+3+……13+14=(1+14)*14/2=105,現有104張,所以有2個一樣多。
86.C。最不利原則,還剩30名員工沒有投票,考慮最不利的情況,乙對甲的威脅最大,先給乙5張選票,甲乙即各有15張選票,其余25張選票中,甲只要在獲得13張選票就可以確定當選。
87.B。50+40+30-100=20,參加了2項的人數則為20/2=10。
88.A。當第2至第10名重量相等時,最重箱子重量最重。假設其余人的重量是x,那么最重的箱子重量為2.5x,也就是說9x+2.5x=100,2.5x=500/23
89.B。設原草量為y,x頭牛吃的速度和草長的速度一樣。即可得:y=(10-x)*20。同理可得,y=(15-x)*10。兩個方程聯立即可求出x=5,y=100。100=(25-5)*z,可以吃5天。
90.D。設每小時1個注水管效率為1,排水效率為a,則(12-a)*8=(9-a)*24,a=30/4。假設需要x小時注滿水,得出(12-30/4)*8=(8-30/4)*X,解出x=72。
91.A。第一次付144元原價為160元;第二次付310元得原價為350元。故總價510元,需付款300×0.9+210×0.8=438元,454-438=16元
92.A。A超市便簽買100本為0.8*100=80,B超市為100/4*3=75,A超市膠棒價格為4/3,B超市價格為1.5,因此,在B超市買便簽100本和1只膠棒,在A超市買99只膠棒。
93.B。D點下車,付6元;E點下車,付12元;F點下車的乘客在前20元里程是合乘,付12元,后20元里程則是單獨乘坐,付20元;共付12+20=32元。 所以,司機收了6+12+32=50元, 若是單乘的話收取40元,50-40=10。
94.B。列出通項公式為An+1=2An-1(n=0,1,2…),故第1—7項分別為2,3,5,9,17,33,65。
95.B。由于第二個數為80,第三個數為85,所以之后的所有數必須在80到85之間,所以選擇83.
96.A。假設AB=1,由題意得,AC=2,AD=3,AF=5,即小圓X、大圓Y、大圓Z的半徑分別為1、1.5、2.5。根據面的面積公式,S小圓X=π,S彎月y=2.25π-π=1.25π,S彎月z=6.25π-2.25π=4π,則比值=4:5:16。
97.B.由題意得,藝術品賣出的價格=1000*(1+10%)=1100萬元;珠寶買進價格=1100*90%=990萬元;珠寶賣出價格=990*90%=891萬元,則甲最終盈利=(1100-1000)+(891-990)=1萬元。
98.B。由題干中“平均分”可知,本題為平均數問題。根據十字交叉法,甲隊和乙隊的人數之比為1:2,總人數為3的倍數,觀察選項,只有B選項符合。
99.A。根據題意可知長方形的邊一定不超過16,假設長為16,那么面積一定為16的倍數,結合選項只有D符合。若面積為256,則寬=256/16=16,那么另外三邊的和=16+16*2=48>41,與題意不符;假設長為15,則寬的最大值為(41-15)/2=13,面積最大為15*13=195。
100.C。方法一:兩人第一次相遇共走了一個AB全程,第二次相遇共走了三個AB全程,兩次相遇總路程之比為1:3,因為速度和不變,所以兩次相遇時間之比為1:3。甲的速度不變,兩次時間之比為1:3,則路程之比也為1:3。甲第一次相遇時的路程為100,設AB全程為S,則甲第二次相遇時的路程為2S-80,則100:(2S-80)=1:3,解方程得S=190千米。
方法二:根據單岸型相遇公式,兩地相距的總路程=(3S1+S2)/2=190千米。
101.C。若有1個男生、3個女生表演節目,情況數為C51*C53*A44=5*10*24=1200;
若有2個男生、2個女生表演節目,情況數為C52*C52*A22*A32=10*10*2*6=1200;
若有3個男生、1個女生表演節目,則一定會出現男生連續表演的情況,排除。
故總的情況數為1200+1200=2400。
102.D。在環形跑道相遇問題當中,相遇一次即共跑一圈。故所求“第2017次相遇”應為兩人共跑了2017圈。一圈的路程s=1*4=4。結合相遇問題公式可得:2017*s=(v1+v2)t,即2017*4=(1+3)t,解得t=2017秒。此時,1號機器人共跑了2017/4=504…1。因順時針移動,故應出現在D點位置,兩人相遇。
103.A。方法一:假設A種方式每分鐘電話費為a元,B種方式每分鐘電話費為b元,根據圖中100分鐘,二者電話費用相等,則20+100a=100b,即b-a=0.2元,則150分鐘時,二者電話費相差150(b-a)-20=150*0.2-20=10元。
方法二:如下圖所示:由題意可得,三角形OMN相似于三角形PQN,N點到OM的橫軸距離為100,到PQ的橫軸距離為50,則PQ/OM=1/2,已知OM=20,則PQ=10,即兩種方式的電話費相差10元。
104.A。方法一:根據題干可得,一共倒入純果汁(即濃度為100%)10千克,純凈水10千克,濃度為30%的濃縮還原果汁20千克?芍罱K溶液的量為10+10+20=40千克,根據溶質=溶液*濃度,最終溶液溶質為10*100%+20*30%+10*0=16千克。則最終果汁濃度=溶質/溶液=16/40=40%。
方法二:根據題干可得,一共倒入純果汁(即濃度為100%)10千克,純凈水10千克,濃度為30%的濃縮還原果汁20千克。先考慮純果汁(即濃度為100%)10千克,純凈水10千克混合。兩個溶液量相同,則混合后溶液濃度為(100%+0)/2=50%,量為10+10=20千克。再將20千克50%的溶液與20千克濃度為30%的濃縮還原果汁混合。兩個溶液量相同,則混合后溶液濃度為(50%+30%)/2=40%。
105.D。由條件“每一輪的比賽按名次高低計分”,故每一輪的總得分為定值。多輪比賽結束后,三人總得分=22+9+9=40分。若進行了3輪比賽,則總得分應為3的倍數,不滿足,排除B項;代入D項,若進行了5輪比賽,則每輪的總得分=40/5=8分。假設按名次高低每人的得分分別為5、2、1分,三人得分情況可分別為:22=5+5+5+5+2,9=2+2+2+2+1,9=5+1+1+1+1,D項滿足構造。
106.B。應選擇最短的路徑行駛。汽車每百公里耗油10升,油價6.5元/升。
總油價=16km×10升/百公里100km×6.5元升=10.4元。
107.A。根據題干,16名民警中,10人為男性,6人為女性。選取4人夜間巡邏,要使男性民警不得少于2人,則有三種情況:男性女性各2人;男性3名女性1名;男性4名。
C102C62+C103C61+C104=45*15+720+210=1605
108.C。圓柱的高為4,液體的高度為3,則圓柱內的空白部分與液體的體積之比為1:3。傾斜之后,要使傾斜角度最大,則應使液體恰好到達圓柱的上方邊沿。如圖所示,AC為水平面,因為空白部分與液體體積之比為1:3,設空白區域體積為1份,液體體積為3份。則傾斜之后AB以上部分空白部分體積與液體相等,都為1份,則AB以下部分為2份。此時AB以上部分與AB以下部分體積之比為1:1,說明A、B點恰好為圓柱體高的中點。圓柱半徑為1,高為4,則AB=2,BC=2,故▲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45°,則∠OCF=45°,∠DOE=∠COF=45°!DOE即傾斜的最大角度為45°。
109.D。被錄用的情況有兩種:①兩位審稿人都同意錄用;②兩位審稿人意見不一致且第三位審稿人意見是錄用。 則概率為60%*60%+C21*40%*60%*60%=36%+28.8%=64.8%。
110.A。根據題意可得,題目所求為四邊形 GACD 的面積。木楔 EFC 平移到 GBD 的位置,已知EF=BG=8厘米,AG=3厘米,則BA=BG-AG=8-3=5 厘米,CD=4厘米。根據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GBD,可得:5/8=BC/(BC+4),BC=20/3厘米,BD=4+20/3=32/3厘米,則四邊形GACD的面積,為1/2×(8×32/3-5×20/3)=26平方厘米。
111.C。如圖,車在P點,以OP為半徑畫圓,以P點為切點,與以OP為半徑畫圓相切的線段,即圖中AB的距離。OP=20km,OB=25,根據勾股定理,則PB=15。X的最大值為經過P點的直徑長度,為50KM,最短為過P點的小圓切線,為30 km,相差為20KM。
112.B。根據題意蔬菜成本為x=10、量為100,售出各部分蔬菜量占比與售價對應表如下:
總售價=50×15+20×13+25×12=1310,總成本為10×100×1.06=1060,則總盈利為1310-1060=250,結合選項為0.25x。
113.A。設甲生產網球拍x個,則乙生產網球拍3x個;設乙生產羽毛球拍y個,則甲生產羽毛球拍4y個。由于甲乙兩人生產球拍總數相同,因此x+4y=3x+y,化簡得:x=1.5y。賦值單個羽毛球的生產時間為1,單個網球的生產時間為2,因此甲需要完成任務用時為2×x+1×4y=7y,乙完成任務用時為2×3x+1×y=10y,二者用時之比為7y:10y=7:10。
114.B。由于題中為勻速下降,得到an為等差數列,公差小于0。根據題目條件得到:a5+a6>a7-a8=a5-a6,得到a6>0;a5+a7<0。所以在第6到7分鐘之間,海拔下降到0以下。
115.D。解法一、1-100的號碼中,去掉尾數為3、6、9的號碼,剩余100-3×10=70人,相當于每10個數少3個,留下70%。給剩下的70個人重新編號為1-70。代入選項:A項,有10人比小劉大,則第二次編號為70-10=60號,不是7的倍數,排除;B項,有14人比小劉大,第二次編號為70-14=56號,為7的倍數,再驗證第一次為56/0.7=80號,不是7的倍數,排除;C項,有20人比小劉大,第二次編號為70-20=50號,不是7的倍數,排除;D項,有21人比小劉大,第二次編號為70-21=49號,為7的倍數,再驗證第一次為47/0.7=70號,滿足兩次號碼都是7的倍數。
解法二、小劉第一次編號為7a,因為第二次小劉編號也是7的倍數,為7b。所以從1-7a之間去掉的人數也是7的倍數,由于每10個人里去掉尾數分別為3,6,9的號碼一共3個人,那么去掉的人數是7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為21人,那么小劉第一次編號為70。第一次小劉后面還有30人,第二次后面30人里去掉了9人,還剩下21人。
圖形推理
1.C。后一項在前一個圖形的基礎上做一半豎條紋漸變。
2.A。封閉區域類,每一行的封閉區域個數之和都等于8。
3.D。封閉區域類,都是兩個相鄰的封閉區域。
4.B。旋轉類,以正方形右上角點為原點,三角形順時針旋轉90°。
5.B。旋轉類,把白色點和四邊形看做一體,每次順時針旋轉45°,黑色點逆時針旋轉45°。
6.B。時間相加,3:45加上5:45等于9:30。
7.D。移動類,黑色方塊分別呈縱列移動。
8.C。線段類,一個平面圖形有兩條邊與直線平行,同時兩條直線有交點。
9.B。線段類,都是兩條直線。
10.A。線段類,每個圖形分別有1個曲線字母和2個直線字母組成。
11.B。線段類,線條根數分別為10、8、6、4、2。
12.D。線段根數都是12。
13.B。特殊線段類,不看圖形外框,內部線段根數都是3根。
14.A。圖形中直線根數分別是1、2、3、4、5。
15.B。交點數分別為3、2、1。
16.C。交點數為3、5、7
17.B。去異存同。
18.A。去同存異。
19.A。去同存異。
20.B。橫排去同存異。
21.B。中心對稱。
22.A。對稱。
23.C。開放式對稱。
24.B。略。
25.B。略。
26.D。略。
27.C。翻轉類,以上面兩個三角形底邊向下翻轉得到第二個圖形,繼續以下邊翻轉。
28.C。都是一筆畫。
29.C。都是3個陰影三角形。
30.B。所有圖形的黑色方塊個數是偶數。
31.D。不相連的元素個數分別為1、2、3、4、5、6。
32.C。元素組合類,橫排上有2種元素必須存在,嘴巴為:上圓弧、下圓弧、直線;耳朵:雙耳封閉、左耳不封閉、右耳不封閉。
33.A。都有黑色圓、花色圓、白色圓三種元素。
34.B。相同元素挨在一起的為一組,隔開的為一組。
35.A。垂直對稱一組,水平對稱為一組。
36.C。交點個數縱列分別為0、1、2;2、3、4;4、5、6。
37.A。橫排前兩個圖形的陰影面積之和等于第三個。
38.A。封閉區域個數為3。
39.C。九宮格中心圖形對稱,以左上角圖形為基礎,旋轉180°。
40.C。橫排封閉區域個數之和為15。
41.B。在第一個圖形內部先變形,再外部變形。
42.C。在第二個圖形基礎上先去掉小方塊,同時在去掉后的圖形上再減去一個小方塊的面積。
43.A。第二個圖形向左翻轉后同第一個圖形組合后逆時針旋轉90°。
44.D。人形圖案分為4種部分,每個部分在橫排都出現不同的元素,頭發分別為1、2、3根;頭部分別為圓、長方形、三角形;身體分別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腳為1、2、3根。
45.A。橫排規律,上方線條前兩個去同存異,下方圓形規律為:白+黑=白,白+白=黑,黑+黑=白,黑+白=白。
46.C。小豎線條每次順時針一格,小橫線每次逆時針一格。
47.A。兩個黑色三角形分別呈順時針和逆時針移動一格。
48.C。兩個不相連封閉區域。
49.C。一筆畫。
50.C。圖形重疊區域為四邊形。
51.C。橫排外圈陰影逆時針移動2格,內圈陰影順時針移動一格。
52.B。去同存異。
53.B。陰影看做人字形整體,逆時針旋轉45°。
54.D。每個圖形都有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且前一個圖形的內部圖為后一個圖形的外部圖。
55.A。橫排線條根數之和都是16。
56.C。下一個圖形必須要有上一個圖形的一個相同元素。
57.D。略。
58.D。都是6個格子。
59.C?v列去同存異。
60.D?v列規律,每列前兩個圖點之和等于第三圖點,每列前兩個圖角個數之和等于第三圖角個數。
61.D。內部圖形和外部圖形相接。
62.B。封閉區域個數。
63.C。一個五星等于3個圓,圓的個數依次為4、5、6、7、8、9。
64.D。對稱。
65.A。屬性類。題干的這個九宮格圖形每幅圖都是軸對稱圖形,而且它們的對稱軸可以組合成一個“米”字形狀。要求的這幅圖應該是個橫軸對稱的圖形。
66.B。陰影面積都占四分之一。
67.A。都有相同的元素“又”。
68.A。去同存異。
69.C。橫排,第一個圖先左翻轉得到第二個然后下翻轉為第三個。
70.B。內部圓形沒有靠在邊上。
71.B。圖形疊加。
72.A。相同的小圖形構成相同大圖形。
73.C。一筆畫。
74.B。無線條圖形翻轉后接在線條另一端。
75.A。兩點連接的線條垂直于現有線條為一組,不垂直為一組。
76.C。圖形疊加。
77.D。封閉區域個數為2、3、4。
78.B。兩個點被圖形完全隔開為一組,沒有隔開為一組。
79.D。順時針90°旋轉,三角形遞增。
80.C。略
81.D。橫排分別有1個直線字母,2個曲線字母。
82.A。元素位置旋轉,頂部只有一個元素,左側3個,右側4個。
83.D。題干每幅圖形的內部圖形都有箭頭,且箭頭的方向每次逆時針旋轉45度,據此排除BC;對比AD選項,發現外框的曲直性明顯不同,題干的圖形外框的曲直性分別是曲、直、曲、直、曲、?,?處應該選擇外框是直線的圖,排除A。
84.D 。題干每幅圖形都有多個獨立的小元素,數元素的個數和種類均無規律,考慮每幅圖之間的元素差異,通過觀察發現相鄰圖形間均含有一個相同的元素,因此?處也應該與前一幅圖有一個相同元素,據此排除ABC。
85.B。題干已知圖形窟窿和線較多,先考慮數面,無明顯規律,再考慮數線,圖形均由10條直線組成,且選項也都是由10條直線組成,無法排除。無思路時,可以通過相鄰比較的思維找規律,對比圖1和圖2,發現只有一條直線位置發生變化,圖2到圖3、圖3到圖4、圖4到圖5同理,也只有一條直線位置發生變化,故?處也應該與前一幅圖只有一條直線位置發生變化,排除ACD。
86.D。元素組成相似,考慮樣式規律,圖形間有相似的線條,優先考慮樣式規律中的加減同異。九宮格優先按行看,并沒有發現規律,再考慮按列看,通過觀察發現,每一列圖2與圖3相加得到圖1,故第三列還缺中間一條豎線和一條長橫線,據此排除ABC。
87.A。A項:與題干一致,為正確答案;
B項:題干展開圖中面e的小黑三角形底邊就是面e和面f的公共邊,而選項中面e中的小黑三角形的底邊不是面e和面f的公共邊,排除;
C項:如上圖所示,對面b畫邊,題干展開圖中第四條邊與面a相鄰,選項中第四條邊與面e相鄰,排除;
D項:與B項同理,題干展開圖中面e的小黑三角形底邊就是面e和面f的公共邊,而選項中面5中的小黑三角形的底邊不是面e和面f的公共邊,排除。
88.B。圖形元素組成不同,考慮數量規律。觀察題干第一組圖形的面數量為 2、3、4,第二組圖形的面數量為 2、?、 4,因此問號處應為 3 個面。
89.A。圖形組成相似,考慮樣式規律。觀察第一組圖形發現,每個圖中都包含有四種不同的小元素,且相同位置 的小元素都一樣,顏色各不相同?芍绢}考查的是小元素的遍歷和小元素顏色的遍歷規律。依照此規律,第 二組圖形中六邊形分別是白色和陰影,則中間圖中六邊形應該是黑色,排除 C 項和 D 項。第二組圖形中五角星 分別是黑色和白色,則中間圖中的五角星應該是陰影,排除 B 項。
90.C。題干圖形均有為一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組成,以此條直線為切入點,經過觀察可發現③④⑥圖形中的一條對 稱軸與直線為垂直關系,而①②⑤的對稱軸與該直線不垂直,故正確答案為C。
91.D。題干圖形均有黑色粗線條組成,優先考慮軸對稱,發現①②③④均為軸對稱圖形,排除此規律,其次考慮部分數,觀察可發現②③⑥均為七個部分組成,①④⑤均為四個部分組成。
92.B。A項:空白面和弧線面在同一行中間隔一個面,為相對面,不可能同時出現,排除;B項:由面3、面4和面5組成,保留;C項:該項中的斜線面可能是面3或面6。如果該項中斜線面是面3,則由面1、面2和面3組成,選項中三個面的公共點沒有引出線,而題干中公共點引出了2條線,所以斜線面不能是面3;如果該項中斜線面是面6,則由面1、面2和面6組成,根據直角邊是同一條邊可知,題干中(如下圖)標藍的兩個點為公共點,很明顯面2和面6中的兩條線沒有公共點,而選項中有公共點,所以斜線面也不能是面6;斜線面既不能是面3也不能是面6,所以該項錯誤,排除;D項:空白面和弧線面在同一行中間隔一個面,為相對面,不可能同時出現,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類比推理
1.D。汽車作用是運輸,漁網作用是捕魚。
2.D。鐘表是用于度量時間的,而天平是用于稱量物品質量的。
3.B。溫度計的測量值是攝氏度,秒表測量值是秒。
4.C。輪船在海洋上航行,海鷗在天空中飛翔。
5.D。衛星在太空(區域而非軌道)運行,公共汽車在城市運行。
6.B。汽車在海底隧道行駛,飛機在空中航線飛行。主體要是交通工具。
7.C。公共汽車上有專業人員售票員,飛機上有專業人員空姐。
8.D。窗戶是房子的一部分,輪胎是汽車的一部分。
9.C。鼠標是電腦的一部分,錨是船的一部分。
10.B。手指是手的一部分,樹葉是樹的一部分。
11.A。香瓜和木瓜都是水果(并列),綠豆和豌豆都是豆類。
12.A。狗和鼠都是12生肖的一種,馬和牛也是。
13.B。鍵盤和鼠標都是電腦的一部分輸入設備(并列),門和窗戶都是房子的一部分。
14.C。同義并列。
15.A。地方俚語和正式用語的并列。
16.A。音譯詞和詞義的并列。
17.B。別稱和名稱并列。
18.D。別稱和名稱并列。
19.B。大米只能從稻谷中得到,棉子只能從棉花中得到。
20.B。剪刀剪布匹,鋸子鋸木頭。
21.B。常識。
22.B。常識。
23.D。常識。
24.C。布匹做衣服,木材做桌子。
25.C。粘土做瓷器,黃豆做豆腐。
26.D。水銀是溫度計的一部分,硫酸是蓄電池的一部分。都是液體。
27.C。玫瑰象征愛情,金子象征財富。
28.C。常識。
29.B。常識。
30.C。鹽是咸的,光是亮的。物質的屬性。
31.A。絕對反義詞,非此即彼。
32.B。相對反義詞。
33.B。反義詞。
34.B。同義詞。
35.D。物質的屬性的反義詞。
36.C。反義詞。前一個是形容詞,后一個是動詞。
37.A。同義,前面褒義,后面貶義。
38.B。校長管理老師,也屬于老師中的一員;經理管理職員,屬于高級職員。
39.A。典故。
40.D。七夕的來歷與織女有關,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
41.B。前一詞的偏旁部首構成后一詞。
42.C。并列,且有時間先后順序。
43.D。成語中提到的動物。
44.B。常識。
45.B。常識,同一洲。
46.D。并列都是佛教名山。
47.C。典故。
48.C。同義詞,貶義。
49.D。都是名詞。
50.B。造句法。
51.B。造句法,評論是主觀性,排除D。
52.B。造句法。
53.B。感情色彩貶義,中性,褒義的組合。
54.B?ㄜ嚭娃I車并列,牡丹和菊花并列。
55.C。理想和志向并列,探索和專研并列。
56.C。動物是可愛的,星座是神秘的。
57.B。滿腹經綸形容才華,觸目驚心形容震撼。
58.A。常識。
59.C。日光燈作用是照明,火箭作用是運載。
60.D。李白的古詩是成就很高的代表,加沙地帶是民族沖突最厲害的代表。
61.D。自戀是愛的一種,貪婪是欲望的一種。
62.D。運動員使用興奮劑是不對的。裁判吹黑哨是不對的。
63.C。足球是運動的一種形式,手術是治療的一種方式。
64.D。細胞和病毒是并列關系,且病毒只能寄生在細胞之上;軟件和病毒也是并列關系,病毒也是寄生在軟件之上。
65.A。最好的商店叫旗艦店,最好的航線叫黃金水道。
66.D。書簡是古老的書籍形式,缶是古老的鼓的形式。
67.A。屏蔽器靠電磁波起作用,夜視鏡靠紅外線起作用。
68.C。忠誠與反感是形容詞,隸屬與斗爭都是動詞,同時可以考慮前后是否有因果關系,因為忠誠體現的是隸屬關系,因為反感所以斗爭。
69.D。見多、識廣與高瞻、遠矚詞語內部均為并列結構,旁敲、側擊和胡言、亂語也是內部并列。
70.B。神采奕奕和炯炯有神表現的是一個人外在的精神面貌,豁達大度和赤膽忠心反映人的內在品質
71.D。造句法。
72.C。圖騰與禁忌研究是人類學的范疇,論證假說則是邏輯學范疇。
73.B。意味深長和味同嚼蠟是一對反義詞,深藏若虛和鋒芒畢露也是一對反義詞。
74.C。因為要使用工具,所以制造工具;因為懼怕,所以群居。
75.D!凹t色搖籃”是井岡山的代稱,延安有“革命圣地”的美譽。
76.D。節能、減排的目的是為了環保,鍛煉和營養的目的是為了健康。
77.C。判斷題干詞語間的邏輯關系題干三個詞為并列關系,是按先后順序依次出現的三個動作。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A中三個詞語為并列關系,但先后順序錯誤;車禍應該在損害的前面。B中作家與寫作為對應關系。C中三個動作是并列關系,并且先后順序正確。D中書籍與紙張是組成關系。
78.D。拱橋是橋梁一種,樟樹是樹木的一種。
79.A。寒冷和叫喊屬于同義復合詞。
80.C。英語音譯詞和詞語意思。
81.B。國家里面有政府作用是行政,野戰軍里面有作戰部作用是參謀。
82.C。車輪是汽車的一部分,汽車是一種運輸工具;聽同事電話的一部分,電話作用是通話。
83.A。屠夫用刀割肉,裁縫用剪刀剪布料。
84.A。導航儀可以幫助汽車定位,鼠標幫助電腦在屏幕上定位。
85.A。民法是法律的一種,法官的工作依據是法律;榕樹是植物的一種,園丁的工作對象是植物。
86.A。在網絡上網游可能導致網癮,在礦山上采礦可能導致矽肺。
87.C。澆灌可以讓花朵鮮艷,教育可以讓學生博學。
88.D。海洋里有海浪,海浪可以讓沖浪板滑行,天空中有氣流,氣流可以讓熱氣球上升。
89.C。黃金和鉑金都屬于金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學生。
90.A?照{是一種電器,塑料是制造電器的一種原料,上衣是一種服裝,皮革是制造服裝的一種原料。
91.B。手機是一種通訊工具,使用手機會產生輻射,列車是一種交通工具,使用列車會產生噪音。
92.B。張遼是曹操的屬下,兩人都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關勝是宋江的屬下,兩人都是《水許傳》中的人物。
93.D。由第二空后面的“生產”一詞,可知第一空應是一個動詞,再看選項,D項的“上課”說明的是“教室”的功能,而“生產”剛好說的是“廠房”的功能。
94.B。摩托車與自行車都是交通工具,自行車的動力是人力,摩托車的動力非人力,蒲扇和電風扇有同樣的特點。
95.A。題干詞語之間是材料關系,前者是后者的材料,且前者需要改變形態才能組成后者,A項符合;煜B,沙子不需要改變任何形態就可以組成沙漠。
96.C。均為球類運動中球的名字,且大小相近,運動方式相近,高爾夫球和棒球運動都需要借助工具才能進行。
97.C。寓言故事中包含哲理,成語中包含典故。
98.D。第一個詞是對人按照性別分類,第二詞是一種職業,兩個詞之間是交叉關系。
99.D。殫精竭慮形容耗盡精力,費盡心思(褒義詞)。鞠躬盡瘁引申為恭敬謹慎的樣子。恭敬謹慎,竭盡心力(褒義詞)。題干詞語均為褒義詞,且意思相近。符合條件的是D項。見微知著:見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與“一葉知秋”是同義詞。
100.D。熊貓是哺乳動物,不是爬行動物。而ABC三項前者都包含于后者,只有D,五糧液不是葡萄酒符合題意。
101.A。題干三詞之間的關系:主持人按照程序主持會議。只有A項符合題意。
102.A!懊埽簺_突:戰爭”三者之間是遞進關系,并且含有時間上先后的順承關系,先有矛盾才會有沖突,沖突激化爆發戰爭。只有A項符合此種關系。
103.A。豬肝是豬的內臟。A項:魚鰾是魚的內臟,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馬蹄是馬的組成部分,但不是馬的內臟,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蟲草是冬蟲夏草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尸體)構成的復合體,蟲是蟲草的原材料,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蝦須是蝦的組成部分,但不是蝦的內臟,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104.D。二者為包容關系。A項: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因此概念、判斷屬于并列關系,二者不符合題干中的邏輯關系,排除;
B項:定義是指對于一種事物的特征簡要說明;定理是經過受邏輯限制的證明為真的陳述,二者不是組成關系,不符合題干中的邏輯關系,排除;
C項:書本是指裝訂成冊的著作;書籍是指裝訂成冊的圖書和文字,書本不是書籍的組成部分,不符合題干中的邏輯關系,排除;
D項:山脈是指一系列山連在一起,成一條線;山谷是指兩山間低凹而狹窄處。山脈是由山谷組成的,二者為包容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105.B。處之泰然是指若無其事的樣子,表示很鎮定,二者為近義詞關系。
A項:大義凜然,常用來描寫勇士受屈時或烈士遇難前的英勇氣概,是形容英勇無畏,而不是形容壯烈,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虛懷若谷,意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與謙虛是近義詞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C項:杳如黃鶴原指傳說中仙人騎著黃鶴飛去,從此不再回來,現比喻無影無蹤或下落不明,是指沒有消息。消失是指事物漸漸減少以至沒有,事物不復存在。兩者不是近義詞關系,不符合題干中的邏輯關系,排除;
D項:似水流年。流年:光陰,形容時間一去不復返。與時間不是近義詞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當選。
106.A。孤傲是一種品質,梅花可以形容孤傲的品質,品質是人的特征。
A項:熱情是一種性格,火可以形容熱情的性格,性格人的特征,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月餅象征團圓,月餅是食品的一種,而團圓不是一種食品,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鴿子象征和平,和平不是一種象征,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禁行是一種信息,紅燈是禁行的標志,可以象征禁行,但是禁行不是人的特征,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107. B。報紙是新聞的載體,新聞具有時效性,題干為對應關系。
A項:飯店是售賣食物的場所,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電視是廣告的載體,廣告具有效果,為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C項:車站是汽車停泊的場所,不是載體,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展會不是照片的載體,照片是展會展示的一種形式,像素的高低決定照片的清晰度,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108.C。光盤和硬盤兩者是并列關系,主要功能都是儲存數據,光盤和硬盤與儲存是功能對應關系。
A項:繩索和衣架兩者是并列關系,衣架的主要功能是晾曬衣物,而繩索的主要功能是連接、牽引,不是晾曬,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鋼叉和鍋鏟兩者是并列關系,鋼叉的主要功能是協助吃飯,而鍋鏟的主要功能是炒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簽字筆和毛筆兩者是并列關系,主要功能是書寫文字,簽字書和毛筆與書寫是功能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泳圈和泳衣兩者是并列關系,泳圈的主要功能是協助游泳,泳衣是指游泳時專用的衣服,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109.A。A項:水是生命的必要條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B項:水達到沸點時,水就變成水蒸氣,兩者是同一物質陽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空氣和水都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二者為并列關系,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水可以用來灌溉,土壤和光合作用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110.C。A項:針灸是中醫學中治療疾病的方法,中藥是中醫治療時使用的藥材,兩者無必然聯系,理財與消費是對錢的不同使用方式,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針灸是中醫學中治療疾病的方法,理財是銀行的一種業務,都是對應關系,但詞語位置擺放順序不一致,排除;
C項:針灸是一種治療手段,儲蓄是一種理財手段,都是種屬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推拿與針灸并列,理財可以獲得利息,前者是并列關系,后者是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111.D。A項:城市規劃,主謂關系。協調鴻溝,動賓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計劃與規劃是近義詞,鴻溝比喻事物間明顯的界限,也比喻大河,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因為有規劃所以取得成功,因果關系。隔閡指情意不相通,彼此思想有距離,鴻溝指巨大的隔閡,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用藍圖來比喻規劃,用鴻溝來比喻界限,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112.B。A項:岳飛是宋朝人,陳勝是秦朝人而非漢朝人,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金人是宋朝的外患,匈奴人是漢朝的外患,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C項:詞是一類文體,《漢書》是具體的某一本書,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印刷術開始于隋唐時期的雕版印刷,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長城始建于周朝,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筑成了一條全程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故稱為萬里長城。所以應該是宋朝的活字印刷與漢朝的萬里長城相對應,而非印刷術,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定義判斷
1.D。距地心相同的兩個地點還是屬于地球的不同的位置,物體的重量應該也是不同的,所以D不符合定義。
2.A。A項"運動員擅長后程發力"作為運動員本身特征,并不能決定他體驗某一比賽的記憶,不符合定義。B項”賓館大廳迎賓員的態度熱情而友善“體現了開始的時候給人深刻印象,使得人們對賓館存有好的記憶;C項”超市在出口處發放購物袋“體現了結束的時候給人深刻印象,使得人們對超市存有好的記憶;D項”銀行的營業大廳設計得寬敞又明亮“也體現了開始或結束的時候給人深刻印象,以便讓人們對銀行存有好的記憶。
3.C。A項通過重新裝修來提高價格、B項將商品原價標高、再以誘人折扣促銷均沒有體現抓住競爭對手尚未出現或者競爭還不激烈的有利時機。D項經銷商要求訂購者補交車款不符合定義利用消費者求新、求奇心理。C項折價處理過季服裝,但以高價銷售換季新品是利用顧客對新換季商品的求新心理,并且趁新換季商品競爭不激烈,采取的定價行為。
4.B。積極權利的定義要點有:①國家;②保障公民;③在社會經濟生活領域的權利。A項主體為董事長,不符合①,客體為股東,不符合②;C項選民是政治領域的權利,不符合③;D項屬于消極權利。B項保障房是公民在社會經濟生活領域的權利,符合定義要點。
5.B。A項“地球利用太陽能”不能體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不符合定義。D項環保的作用也沒有體現地球生物體影響生物環境。B項說明人類活動造成臭氧層,而臭氧層反過來影響人類,符合弱蓋亞假說定義。C項“沙漠中引種耐熱植物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不能說明生物體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關系。
6.B。B項中的小劉“為了擺脫貧困,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從小刻苦學習,做事認真,……成為一家大型企業的負責人”(隱含:這個結果是小劉有目的追求的,因而是被預料并且被認識的),不符合定義條件。
7.C。A項金屬能導電的推斷體現了以邏輯與數學為代表、強調事物的確定性,符合垂直思維定義。B項夢見蛇咬住自己的尾巴與推斷出苯的結構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不符合水平思維定義。C項法拉第從電生磁考慮到磁生電的可能性,符合考慮事物多種選擇的可能性,體現了追求思維的豐富性。D項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說明前提假設嚴謹,用元素周期表預測未知元素體現了以邏輯與數學為代表的傳統思維模式,符合垂直思維定義。
8.C。判斷每個定義中的關鍵詞流轉課稅:課稅對象為“流轉額”;所得課稅:課稅對象為“所得額”;財產課稅:課稅對象為“以法人和自然人擁有的和歸其支配的財產”。逐一判斷例證例證(1)王女士支付的物業管理費不屬于流轉額、所得額或個人財產,不符合任一定義;例證(2)劉先生抽中獎和所得稅的定義對應;例證(3)服務行業銷售貨物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屬于流轉稅類,與流轉課稅的定義對應。綜上所述,有2個典型例證預定義存在對應關系。
9.D。供給誘導需求的主體是“供應商”。A、B、C三項都符合定義;D項李先生是自己要更換手機,不符合這一主體要求。
10.D。定義中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客體是“物證、視聽資料、電子證據等”,行為狀語是“在執法和辦案過程中”。A項檢察機關、C項公安機關屬于司法機關,不是行政機關;B項,工商部門記錄口供不屬于“物證、視聽資料、電子證據”,無從判斷;D項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
11.D。A選項中不存在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情況,所以不符合定義。B選項中安監局要求礦山企業發口罩不屬于“行政決定”。所以不符合定義。C選項非常有干擾性,雖然處以罰款是“行政決定”,但罰款不屬于“排除妨礙、恢復原狀”情況,所以不符合定義。D選項屬于“排除妨礙、恢復原狀”和“逾期不履行”情況,符合定義。
12.A。B項買房投資不是投資到企業,C項購買養老保險不是一種投資而應該是一種儲蓄行為, D項發放高利貸也不是投資行為,故選A。
13.C。投機是為了賣而買,是為了從中獲利。A中承包果園,B中買鞋,D中買房,其目的都不是為了賣,因此,都不是投機行為。
14.C。反向誘導的定義要點是:①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②反而導致與預期相反的社會現象。A項影院就是“為了讓觀眾摘下帽子”,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符合要點①;B項的結果是“不了了之”,不符合要點②;C項電視臺本身的預期是大家不必恐慌,結果卻產生了大量囤積水的現象,與預期結果湘反,符合定義要點;D項市民只是紛紛打電話咨詢,并沒有出現與預期相反的結果,不符合要點②。
15.C。A中運動員的成績不是由測量儀器造成的;B中松花江上下游的水樣密度不同是由于測試地點不同造成的,與測量系統無關;D中血液相關指標檢查結果受影響是由于飲酒過量造成的,也與測試系統無關,ABD均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C。
16.A。A中小張的求愛行為不屬于行政管理活動,不符合定義。
17.A。選項A中的“學!辈皇瞧髽I,不符合定義。B、C、D均是關于企業的。故正確答案為A。
18.C。C項符合定義特征;B項中張三只是對自己達成目標后的感受,不符合定義;A項中夢到伙伴完全是不自覺、無目的、無意志,不符合定義;D項對過去事情的回憶,不符合定義。
19.B。選項A的財物不是出租車公司的,不符合定義。選項C數額較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違反公司受賄、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職務侵占罪的侵占數額要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選項D趙某沒有將財物占為己有。B雖然沒有明說將財物占為己有,但從劉某的“私自”行為可以推斷得出。本題唯有B最符合題意。
20.C。A、D項應排除。B項工商管理機關行為合法,不存在國家賠償的問題。C項刑訊逼供并致人死亡,符合國家賠償要件,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21.B。根據定義“……明明知道其正做著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殺死的危險的事情,仍然不顧別人的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作為護士是知道安眠藥到多大的劑量就會致人于死地,她把那么大劑量的安眠藥給老人,對事情的后果是非常清楚的,盡管這位護士是在老人的苦苦請求下實施的行為,從表面上看還是對病人的同情,但按定義她的行為就是謀殺。A項中的“不巧”一詞、C項中的“沒留神”一詞、D項中的“忘了鎖門”一詞都表明A、C、D三項所說的都是無意中造成的死亡,不是謀殺。只有B項中的屬于謀殺,因為雖然是出于同情,但護士肯定知道給病人服用致死劑量的安眠藥是會導致病人死亡的,這與定義是符合的,所以B項為正確答案。
22.B。從題中定義知道,犯罪中止有幾個特點:第一是行為必須是發生于正在犯罪中,第二是犯罪分子必須自動放棄犯罪,第三,必須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而A項中,犯罪分子并非自動地放棄了犯罪,而是在受害者的反抗下導致犯罪未遂;選項B中,該學生持刀闖入老師家中,已經著手犯罪,在老師的心理攻勢之下,自動放棄了犯罪行為,而該犯罪行為是他完全有能力完成的,再者,從他放下手中的刀這一行為來看,已經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結果發生,因而屬于犯罪中止;選項C中由于犯罪行為還未發生,只處于預備階段;選項D中該大學生的行為已經導致了犯罪結果發生,也就不成為犯罪中止了。
23.B。反訴概念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求在已經提起的訴訟中,二是要求與原訴有聯系。選項A、D訴訟請求由與原訴無聯系;選項C訴訟請求中與原訴有聯系,但不在已經提起的訴訟中;選項B訴訟請求在已經提起的訴訟中,是被告針對原訴有聯系的行為,是提起獨立訴訟請求的行為。
24.D。D項并沒有評價教授的人格,所以正確。
25.B。根據“其特點是強迫性”和“迫使其承擔不良后果”可知A項判處死刑、C項被單位警告處分、D項被開除學籍符合題干定義,B項乙受到鄰里譴責并沒有承擔不良后果,也沒有受到強迫性的懲治,不屬于負性制截。
26.A。①旅游過程中旅游者的身份仍然是國家公務員,其社會結構空間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不屬于社會流動;②中王志由節目主持人角色轉換為麗江市副市長,由職員變為政府領導,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社會流動;③中三輪車工人由工人變為在校碩士研究生,其身份由工人變為了學生(即知識分子),在社會結構空間上發生了地位變化,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社會流動;④中這名工人調換了工作崗位,其工作性質發生了變化,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社會流動;⑤中張某遷居到另一座城市,只是在地理空間結構上發生了變化,社會地位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不屬于社會流動。綜上,只有②③④符合定義描述屬于社會流動。
27.C。根據“沖突是指人們由于某種抵觸或對立狀況而感知到的不一致的差異”,而B項說是存在溝通和協作障礙,不屬于沖突管理。
28.A。根據“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系統性解決之道”。而A項最后說是優化,只是對以后的方案進行優化,并非從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系統性的解決之道。
29.B。本題的關鍵信息是:①較高層次、較高素質的人才;②到一線主戰場;③高層次人才與基層組織的結合。A、C兩項不符合關鍵信息①。D項張教授創辦企業不符合關鍵信息③。
30.D。本題的關鍵信息為“物質、能源在建筑系統內有秩序的循環轉換”,D項中“對垃段進行分類存放,及時清運”并沒有形成有秩序的循環轉換,不符合題干定義。
31.D。根據“生物為生存和繁衍而采取的一種比較穩定的策略”可知,B項是人工授粉,不是生物采取的措施,排除。A、C兩項并非“種群的大部分成員采用某種策略”,排除。D項正確。
32.A!皵骋庑詺w因偏差”概念強調的是“敵意”。B項中“人品不好”,C項中“存在作弊行為”,D項中“過于維護自己部門的利益”都不含“敵意”。只有B項中“挖苦自己”中存有敵意。所以正確答案為A項。
33.B。定義要點為:①由經營范圍而非規模帶來的經濟;②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費用低于分別生產每種產品的費用。B項將桌子和衣柜合并生產后,使成本有效降低,符合定義;A項是由于規模帶來的經濟,不符合要點①;C項兩個要點均不符合;D項不符合要點②。
34.B。定義的關鍵信息是:(1)企業,(2)以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觀念影響公關,選擇具有“綠色”特征的媒體開展傳播活動,以“綠色”為特色塑造企業形象,贏得公眾的信任與支持,(3)給企業帶來更多便利和競爭優勢。A項中的“某軟件公司推出一款綠色軟件”(隱含:所謂“綠色軟件”,指無需安裝即可使用的軟件,與“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觀念”無關)。與定義條件(2)不符,排除。 C項中的“小區居委會”(隱含:居委會不是企業),D項中的“人民網”(隱含:人民網不是企業)。與定義條件(1)不符,排除。
35.A。自我設限的條件是①前提是可能的失敗威脅②做法是事先創造借口③目的是維護自我價值,自我形象,同樣看4個選項,A全部滿足,B中不滿足②和③,C中不滿足②,D中則是不滿足③,因為小明跟本沒有失敗,所以不存在為維護自己而制造借口的過程和結果。
36.C!俺翛]成本”的關鍵是這個成本已經支出并且無法改變和收回的。A選項中的設備,B選項中電腦,D選項中的電影票都不能因為后來決策的改變而改變和收回。C沒有改變決策也就談不上沉沒成本。所以選擇C選項。
37.A。定義的關鍵信息是:(1)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2)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A項中的“某糧油食品公司大力推廣綠色食品”(隱含:綠色食品是指無污染、無公害的優質食品,與“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無關),與定義條件(2)不符,不符合低碳經濟。
38.D。定義的關鍵信息是:(1)概念B所表達的對象均在概念A所表達的范圍之內,(2)概念A所表達的對象有些在概念B所表達的范圍之內,有些不在概念B所表達的范圍之內。 A項,有的“榕樹”是“行道樹”,有的“榕樹”不是“行道樹”;有的“行道樹”是“榕樹”,有的“行道樹”不是“榕樹”,兩個概念之間存在交叉關系。與定義條件(1)不符,排除。 B項,“啟明星”就是“金星”,“金星”就是“啟明星”,兩個概念之間存在全同關系。與定義條件(2)不符,排除。 C項,“植物”不是“動物”,“動物”也不是“植物”,兩個概念之間存在全異關系。與定義條件(1)(2)不符,排除。
39.A。劃分條件:條件1,大前提是假言判斷;條件2,是一個演繹推理。選項A,或是由于復習方法不對,或是由于臨場發揮不會,這是一個選言推理,不符合條件1。故,正確答案為A。
40.B。定義要點是:①邊境區邊民;②陸路邊境20公里以內;③經政府批準;④商品交換活動。A項小李家住四川,不符合①和②;C項貿易公司不符合①;D項也不符合①和②。B項符合邊民互市貿易的定義。
41.C。完全歸納推理的定義要點是:前提中必須包含一類事物中的每一個別事物。A項金銀銅鐵鋁錫不是所有的金屬,屬于不完全歸納推理;B項屬于假言推理;C項整個階級社會包括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這四種,屬于完全歸納推理;D項屬于類比推理。
42.D。定義要點是:①企業;(蓼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存市場上的位置;③針對顧客重視程度:④確定產品在市場上的合適位置。A項某地是指政府,不符合(①;B項儀從企業本身的優勢考慮,不符合③:C項也沒有針對顧客的重視程度進行定位,不符合③,D項符合定義。
43.B。輿論的定義要點是:①相當數量的個人、群體或組織;②公共事物;③傾向一致的言論。A項不符合③。C項不符合②。D項不符合①和③。B項符合定義。
44.C。條件:條件1,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進口管制時;條件2,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定、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衛生檢驗檢疫制度、檢驗程序以及包裝、規格標簽和標準等,提高對進口產品的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條件3,最終達到限制進口、保障國家安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的非關稅壁壘。選項A,針對中國紡織品的調查,符合條件1;實施反傾銷調查,不是通過法律法規等提高技術要求,不符合條件2,排除。選項B,屬于在貿易進口管制時,符合條件1;質量不合格,而進口國主動頒布標準或是制度等來限制,不符合條件2,排除。選項C,日本對進口茶葉采取措施,符合條件1;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增加檢測項目,符合條件2;無法判定是否達到限制進口、保障國家安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的,條件3不確定。選項D,某國法律規定禁止采購外國商品,不是提高技術要求,不符合條件2,排除。
45.B。國際責任的定義要點是:①國際法主體;②國際不當行為或損害行為。A項中叛亂團體不符合①。C項中布某不符合①。D項不符合①和②。B項中甲國應該承擔國際責任。
46.C。定義要點是:①政治原因;②向另一國請求準予進入該國居留,或已進入該國請求準予在該國居留。A、B、D三項都不是出于政治原因,都不符合①:C項符合政治避難的定義。
47.C。選項C,是在實施義務教育,而非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不符合定義。
48.D。要點1,由于供應、需求有了新的增加。要點2,導致部分資金從原來的預支中擠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選項A,有了新的購車需求,符合要點1;從購房款中拿出部分買車,符合要點2。選項B,需要租房,有了新的需求,符合要點1;從準備買車的錢中拿出了一些來租房,符合要點2。選項C,弟弟以外受傷,需要大筆醫療費,符合要點1;把準備渡蜜月的錢拿出來付醫療費,符合要點2。選項D,預計花10萬,結果少花了一萬,而買了手提,不是有了新的需求,不符合要點1。
49.D。定義的核心要點:主體—媒體,特點—鮮明的針對性和引導性,對象—重大問題和典型新聞事件,本質—評論。A項本質是報道,不是評論;B項主體不是媒體;C項針對對象不對,且本質是廣告宣傳,不是評論。D項符合所有核心要點。
50.C。題中描述虛實相生、情景交融,C選項表示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不在朝朝暮暮,假設的是以后能夠兩情久長時。其余選項都沒有體現出虛實相生。
51.A。根據“水質低于干凈的給水(自來水)”可知A項正確而D項錯誤;根據定義,不能知道是否可用于洗澡.也未涉及工業污水,B、C兩項不能確定。故答案選A。
52.B。B項更多體現是智商。其他三項都是體現在情緒情感方面的水平,都是有關情商的論述。
53.D。D項根據級別不同設定服裝,并不是排斥,沒有把某一群體排斥到主流之外,D項不是社會排斥。
54.B。網民信息甄別并不能使用戶數量、網頁瀏覽數量、每個用戶的頁面瀏覽數量、用戶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提高或者增加,即不能使網站流量直接提高。而,ACD都可以使網頁訪問量或者流量直接提高。
55.A。公務員交流的范圍是:國家單位、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外資企業不再此范圍內。選擇A。
56.C。高溫津貼定義的核心成分是:條件—高溫條件下,本質—工資性補貼。A項本質不符;BD項條件不符。選擇C。
57.C。齊藍對妹妹不滿,心理是難以對妹妹好的,但是卻在爸媽面前以相仿的態度表現。符合定義。A項和D項沒有體現難以接受,B項沒有表現出相反的態度,而是與內心感受相同的態度。選擇C。
58.C。C項沒有體現因為已經出名而擁有越來越多,而是強調個人的努力,不符合馬太效應;A和D項體現已經成名的人才擁有越來越多;B項體現沒有名氣的人才本應擁有的也沒有得到。
59.B。關鍵詞!疤岣呷兀▌趧、土地、資本、創新)生存率”。A項:減免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盈利體現了“資本”,符合定義,選非,排除;B項:增大政府投資屬于投資(投資是需求側改革不是供給側改革),不符合定義,選非,當選;C項:推進產學研結合體現了“創新”,符合定義,選非,排除;D項:改革戶籍制,促進勞動力跨地區體現了“勞動”,符合定義,選非,排除。
60.B。方式:通過自身的形象、行為、情感。目的:調動職工積極性。A項:帶頭干體現了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符合定義,排除;B項:李經理喜歡抽煙但不在員工面前抽未體現目的“調動職工積極性”,不符合定義,選非,當選;C項:公司領導發放節日慰問品屬于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符合定義,排除;D項:部門經理和員工一起聊天、吃飯體現了通過自身的行為以及情感調動職工積極性,符合定義,排除。
61.D。方式:通過增加一個喜歡的刺激。目的:提高事件發生的概率。A項:小明覺得電視上宇航員很酷并未體現“增加一個喜歡的刺激”,而是小明自己下決心,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老師承諾數學95分以上的同學可以不做假期作業并不是“增加一個喜歡的刺激”,而是減少一個不喜歡的事情,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上課玩手機沒收手機是減少一個喜歡的事情,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父親承諾兒子如果能考進全班前三名,就帶他出國玩體現了方式“增加一個喜歡的刺激”和目的“提高事件發生的概率”,符合定義,當選。
62.D!皩⒃斐森h境污染的有形無形的污染物質”、“由城市轉移至農村”。A項:工業廢水屬于“有形污染物質”,市水泥廠將其排放至鄉村河流是“將污染物由城市轉移至農村的行為”,符合定義,排除;B項:城區的工廠產生的重金屬殘渣屬于“有形污染物質”,將工廠由城區搬至鄉鎮是“將制造污染物的設備由城市轉移至農村的行為”,符合定義,排除;C項:將重污染鋼鐵廠遷至鄉鎮是“將制造污染物的設備由城市轉移至農村的行為”,符合定義,排除;D項:城區修建水庫只是導致下游村莊農田灌溉用水不足,并沒有產生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不符合定義,當選。
63.B!跋M者與消費者之間”、“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商務活動”。A項:小區的“舊物置換”服務沒有“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小李在網上拍賣舊筆記本電腦運用了“信息網絡技術手段”,是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且小李和小方都是“消費者”,符合定義,當選;C項:學校的“跳蚤市場”沒有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手段”,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某品牌官方網站不屬于“消費者”,因此不是“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商務活動,不符合定義,排除。
64.D!懊鎸芾碇贫然蛏a活動等方面的隱患”;“為了避免人際沖突,或者害怕遭受打擊報復或維護自身臉面”;“有意保留自己的想法的行為”。A項:兩人參與評比屬于競爭關系,并不是為了“避免人際沖突,或者害怕遭受打擊報復或維護自身臉面”而沒有指出來,而是為了自己贏,不符合題干定義,排除;B項:小明上班時間唱歌不屬于“管理制度或生產活動等方面的隱患”,老張與其他同事爭辯發生人際沖突,不符合題干定義,排除;C項:小馬沒有提出見解的原因是前面發言的同事已經談到了這個問題,并不是為了“避免人際沖突,或者害怕遭受打擊報復或維護自身臉面”,不符合題干定義,排除;D項:新產品剛出來必然會有問題存在,小劉對新產品開發報告會有想法符合“面對管理制度或生產活動等方面的隱患”,“貿然提出會影響工作進度”符合“避免人際沖突,或者害怕遭受打擊報復或維護自身臉面”這一目的,符合題干定義,當選。
65.A!把刂晳T性、常規性的方向展開思維”、“按照有一定順序的、可預測的、程式化的方向進行思考” A項:“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那些稱王侯拜將相的人,難道就比我們高貴嗎?通過反問的語氣來否認常規性觀點(那些稱王侯拜將相的人不一定比我們高貴),是一句非常帶有反抗精神的話語,并沒有按照習慣性的方向展開思維,不符合定義,當選;B項:“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種什么的什么”的常規性思維,是按照“可預測”的方向進行思考,符合定義,排除;C項:“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是古人根據長期的生活規律總結得來的,是按照“程式化”的方向進行思考,符合定義,排除;D項:冬天結束了就是春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按照“有一定順序的方向”進行思考,符合定義,排除。
66.D!罢咴O計初衷與實際執行效果呈現事與愿違的現象”;“導致現狀惡化,強化了相關負面后果,造成惡性循環”。A項:禁酒是設計初衷,酒的銷量不降反升符合“實際執行效果呈現事與愿違”,引發新的犯罪問題符合“現狀惡化”,符合題干定義,排除;B項:“為了整肅吏治、嚴明司法審判”是該項政策的設計初衷,新舊官員互相攻訐的武器符合“實際執行效果呈現事與愿違”并且“強化了相關負面后果”,符合題干定義,排除;C項:“家長為了更有利于孩子成長”是設計初衷,“孩子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符合實際執行效果呈現事與愿違”并且“強化了相關負面后果”,符合題干定義,排除;D項:“老師提問害羞的孩子幫助其克服容易緊張的問題”是設計初衷,但是沒有說明實際執行效果是否出現事與愿違的現象,不符合題干定義,當選。
67.B!皞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映”;“是個體在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A項:“刻苦訓練多年”符合“長時期壓力體驗”;“斗志喪失,訓練時無精打采”符合“情感、態度衰竭狀態”,符合題干定義,排除;B項:小強在家族企業上班,沒有明確體現“應對工作壓力”;并且“沒過幾天就心生倦意”不符合“長時期壓力體驗下”這一關鍵詞,不符合題干定義,當選;C項:李老師多年帶高三學生,提高升學率而殫精竭慮,符合“個體在長時期壓力體驗”;并且失眠頭疼屬于行為的衰竭狀態、對學生斥責屬于對符合情感、態度衰竭狀態。符合題干定義,排除;D項:“在醫院工作多年,經常加班”符合“長時期壓力體驗”;“對病人沒有以前熱情”符合“情感、態度的衰竭狀態”,符合題干定義,排除。
68.B!澳承┥镌谶M化過程中具有與另一種生物或周圍自然界物體的相似的形態”、“相似性很高,幾乎難以分辨”、“可以保護某一物種或兩個物種” A項:海豚、企鵝和帶魚這三種不同的物種都具有流線形身體這一相似性,但相似性是否很高,是否難以分辨不明確,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北極熊的皮毛逐漸變為與周圍的環境相似的白色,體現了“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具有與另一種生物或周圍自然界物體的相似的形態”,可以掩護自己捕食時不被獵物過早發現體現了“相似性很高,幾乎難以分辨”,符合定義,當選;C項:大鯢的叫聲與嬰兒相似,并不是形態的相似,不符合“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具有與另一種生物或周圍自然界物體的相似的形態”,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杜鵑產的卵與宿主卵酷似,雖然符合“相似性很高,幾乎難以分辨”,但這是杜鵑鳥產的卵本來就與宿主卵相似,并不是“某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具有與另一種生物或周圍自然界物體的相似的形態”,沒有體現“進化”,不符合定義,排除。
69.B。定義關鍵詞!安煌鐣后w”、“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A項:老一輩人把火柴成為“洋火,體現了不同的社會群體對火柴的不同稱呼”,符合定義,排除;B項:現在售貨員稱女顧客為“美女”,體現不出不同社會群體、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不符合定義,當選;C項:明代人們把蛤蟆稱為“癩施或田雞”,體現了不同時代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符合定義,排除;D項:四川人說的紅苕就是河南人說的紅薯,體現了不同地區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符合定義,排除。
70.A。定義關鍵詞。 “單獨生長時矮小”、“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根深葉茂”、“相互影響、促進”。A項:同一寢室六名同學結伴學習,最后都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這是他們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結果,符合定義,當選;B項:體現的是一個人分別和狼以及優秀的人生活在一起時受到的不同影響,并沒有體現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某品牌是通過擴大經營范圍而使銷量提升,不能體現出同類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選項的意思是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因此不能體現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不符合定義,排除。
71.D。定義關鍵詞!坝捎谑艿筋~外的關注而引起努力或績效上升的情況”。A項:某電氣公司總裁常用“如果你想,你就可以”激勵科研團隊完成構想,沒有體現出科研團隊受到額外的關注,同時也沒體現出引起科研團隊努力或者績效上升,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小王因沉迷游戲學習成績下滑,老師嚴肅批評他,批評是一種額外的關注,但小王覺得很慚愧,沒有體現出引起努力或者績效上升,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經理經常給新招的員工發郵件,鼓勵員工好好工作,發郵件體現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額外的關注,但是沒有體現出員工是否由此引起努力或者績效上升,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數學老師私下稱贊幾名學生聰明,體現了這幾名學生受到了老師的額外關注,數月后這幾個人的數學成績均有所提高,體現了這幾個人由于稱贊而引起成績上升,符合定義,當選。
72.D。定義關鍵詞!坝缮鐣鄶党蓡T共同創造、認可或遵守的行為方式”、“社會行為模式具有重復性、穩定性和常規性”。A項:男耕女織是我國古代社會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封建社會中的小農經濟,一家一戶經營,男的種田,女的織布,指全家分工勞動,符合由社會多數成員共同創造、認可、遵守的行為方式,且男耕女織在我國古代是一種穩定的分工,符合定義,排除;B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寫古代勞動人民樸素的生活及贊頌太平盛世。后人用來說明農民早出晚歸,過著勤樸、起居工作有規律的生活。符合由社會多數成員共同創造、認可、遵守的行為方式,且這種生活狀態是一種穩定、重復和常規性的狀態,符合定義,排除;C項:尊老愛幼,其中“尊老”指的是尊敬長輩,“愛幼”即愛護晚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且一直持續至今,符合由社會多數成員共同創造、認可、遵守的行為方式,且尊老愛幼在現代依然延續,具有常規性和穩定定,符合定義,排除;D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一句成語。意思為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犧牲,不愿喪失氣節,茍且偷生,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講的是元景皓寧愿被殺頭也不愿改元姓高,后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殺害。這句成語表達的是個人的看法和想法,并不是由社會多數成員所共同創造的一種行為方式,且這種偏激的個人想法并不具備穩定性和常規性,不符合定義,當選。
73.C。定義關鍵詞!皼]有預定目標”、“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發生”。A項:上課時學生的注意被突然飛來的蝴蝶吸引,蝴蝶屬于“沒有預定目標”,而學生們注意到蝴蝶屬于“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發生”,符合定義,排除;B項:小明一進房間就發現了面包,面包屬于“沒有預定目標”,一進門就看見屬于“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發生”,符合定義,排除;C項:小紅完成家庭作業,家庭作業是一種預定的目標,不屬于“沒有預定目標”,并且寫作業的過程需要意志努力,不符合定義,當選;D項:人們從綠草地上一眼就看見紅花,紅花屬于“沒有預定目標”,而人們一眼就看見屬于“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發生”,符合定義,排除。
74.C,定義關鍵詞!八伎己徒鉀Q問題不受已知的或現成的方式、規則和范疇的約束”、“思維從問題中心點向外輻射發散”。A項:多功能的文具盒的功能依舊是裝文具,不屬于“思考和解決問題不受已知的或現成的方式、規則和范疇的約束”,同時這種文具盒只是裝的文具多,不屬于“思維從問題中心點向外輻射發散”,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屠宰場這中屠宰方式是依照市場的買賣習慣而制定,不屬于“思考和解決問題不受已知的或現成的方式、規則和范疇的約束”,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某人在捕捉沙蚤時,不是根據已知的技術或者手段去進行捕撈,而是在發現了沙蚤的習性后,通過模仿海水漲潮的聲音,吸引沙蚤出洞而進行捕捉,屬于“思考和解決問題不受已知的或現成的方式、規則和范疇的約束”、“思維從問題中心點向外輻射發散”,符合定義,當選;D項:思維是人所特有的認識能力,而雀鯛鷺是鳥類,主體不符合,不符合定義,排除。
75.B。定義關鍵詞。 “任意改變約定俗成的“名”(即概念)的界說與范圍,擾亂人們對“實”(即客觀事物本身)的認識”。A項:即殺盜不是殺人,以“名”亂“名”,是用概念來混淆概念,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海馬雖然有馬這個名稱,但不是馬。選項通過將海馬歸為具體事物中的“馬”類,改變了作為具體事物“馬”的范圍,從而說明事實上馬并非都有四條腿,更改人們的認知,體現了以“名”亂“實”,符合定義,當選;C項:高原上的深淵比平原的高山還高,是用人們眼睛所看到的來改變對事物的定義,是以“實”亂“名”,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這個人是小區業主,草地也是小區的公共區域,并沒有改變界說與范圍,即沒有改變“名”,不符合定義,排除。
76.D。定義關鍵詞!坝鷴暝,就被咬住得越多”、“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只腳”。A項:甲被丈夫乙多次家暴體現了“被咬住”,但是甲一次次原諒了乙,沒有體現“犧牲一只腳”,不符合定義,排除;B項:秦某發現參加的培訓班有問題,但是因為沒有退款條約堅持去上課,沒有體現“犧牲一只腳”,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甲的股票最近走勢漲跌不定,說明時漲時跌,不清楚最近具體的是賺是虧,而且甲之前已經在這支股票中獲取較高利潤,沒有體現“被咬住”,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高某剛注冊的公司由于國家政策調整,原投資方向不可能盈利,體現了“被咬住”,高某決定將公司注銷,體現了“犧牲一只腳”,符合定義,當選。
77.A。定義關鍵詞!跋M習慣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調整”、“難于向下調整”。A項:趙老板變賣了資產和房產后,還欠銀行20多萬,但是他沒有將高檔汽車抵押,體現了他的消費習慣難以向下調整,符合定義,當選;B項:李某中獎后行為同以前一樣,且工作積極,沒有體現出其消費習慣有易于向上調整、難于向下調整的現象,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老朱由揮金如土的生活回到了沒有暴富前的生活狀態后,依然安之若素,沒有體現出消費習慣有易于向上調整、難于向下調整的現象,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王老漢從農村來城里因心疼電費舍不得用空調,說明他的消費習慣沒有出現易于向上調整的現象,不符合定義,排除。
78.A。定義關鍵詞!巴ㄟ^某些特殊詞語表達出來的、帶有說話人認為數量小、程度低或時間短等主觀色彩的現象”、“說話人的這些看法與實際情況沒有必然聯系”。A項:小張說的三個人沒有來開會,是一種客觀對于沒有來開會的實際情況的陳述,不屬于主觀色彩的陳述,也不屬于“說話人的這些看法與實際情況沒有必然聯系”,不符合定義,當選;B項:經理認為小高不努力,然后將這種不努力與這周只加兩天班聯系起來。只加兩天班屬于“通過某些特殊詞語表達出來的、帶有說話人認為數量小、程度低或時間短等主觀色彩的現象”,而加班少與不努力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符合定義,排除;C項:母親對上高一的兒子說他還有兩年畢業,母親認為“快了”,屬于“通過某些特殊詞語表達出來的、帶有說話人認為數量小、程度低或時間短等主觀色彩的現象”,但是兒子是否快畢業了與兩年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因為還有可能中途輟學或者其他情況導致畢不了業等,符合定義,排除;D項:校長認為班主任組織不力,然后將這種組織不力與來參加勞動的人數少聯系起來。只來了三十個人屬于“通過某些特殊詞語表達出來的、帶有說話人認為數量小、程度低或時間短等主觀色彩的現象”,而班主任組織的好壞與來的人數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也有可能該班主任班里就三十人,符合定義,排除。
語句排序
1. D。分析可知,⑤句“這種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指的是②句描述的內容,故②、⑤應排在一起,且順序為(2)(5)。由⑤句中的“創造出了獨特的海草房民居”可知,⑤句不宜放在段末,故本題答案選D
2. C。①句說相比西方人,中國人很少得失讀癥;⑥句是對此原因的解釋,⑤是⑥的結果,故此三句應排在一起,且順序為(165),由此可得答案為C
3. B。④句首先點出文章討論的核心話題“古代”的“斗茶”,接著②句對“斗茶”的概念進行具體解釋說明,后面是具體講宋代的“斗茶”。故選B。
4. C。從關聯詞入手,①句的開頭是“無論”,⑤句的開頭是“都”,結合文意,①⑥⑤三旬應該按順序排在一起,排除B、D。②句從正面角度講思維能力在成功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④句從反面角度講思維對獲得成功的重要作用,因此②④兩句應該按順序排在一起。故選C。
5. C。觀察選項可知,③②兩句是排列在一起的,①⑤兩句在排列在一起的,⑤句中的“因此”表示一個結論性的觀點,因此①⑤兩句應該排在③②兩句之后,排除B、D兩項;④句提出首次人類胚胎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試驗,而⑥句中指出的眾多疾病與干細胞有關顯然是經過了更多的臨床試驗才得出的結論,因此⑥句應該在①句之后。故選C。
6. B。觀察句①和句⑥,根據句①中的“也應”可知,句①不是首句,排除A、C兩項;根據時間順序可知,句③在句⑦之前。
7. B。首先通過選項可以確定⑤或⑥一定是文段的首句。而⑥在開頭部分出現代詞“這”,代詞出現是為了指代前文出現的內容,所以一般除了文學作品以外,代詞很少直接出現在段首,故⑤是首句,排除A和D選項。B、C兩項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別是②和③,閱讀后可以確定③與⑤的聯系更為緊密,符合事物發展的順序,邏輯關系正確。故選B。
8. C。根據“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初步確定⑥為首句,②為尾句,先確定C為正確選項,再進行驗證選項,⑥里出現了關聯詞固然,關聯詞“固然”和“但是”搭配,⑥③相連,“如果”和“那么”搭配”③①相連,符合關聯性的詞語搭配,所以C項為正確答案。
9. A。首句只有兩種情況,以⑥為開頭的話,句子首句就是一個表示讓步的關聯詞“盡管”,顯然作為文段首句不合適。排除D項。從選項知,句⑤排在第二句。③④⑥句都帶有關聯詞或者轉折詞,而句③本身是一句沒有具體所指的句子,因此其后必定要跟一個有具體所指的句子,顯然跟句①最為合適,排除B項。對比AC兩項,③句中的“可以確定”與④句中的“不能證實”構成轉折,由③句中的“不過”可知③應緊隨④之后。故本題選A。
10. C。本題要求根據語言邏輯進行排列組合。本段材料描寫的是“硯”的起源。④③說的是“硯”的起源時代和最初的用途。而后,⑤句作尾句與首句照應。故答案為C。
11. B。首先觀察選項確定首句,③⑤首句不易判斷,觀察可知,④句圍繞“上河”這一話題闡述,⑥句在介紹“上 河”的詳細意思,根據“上河”這一共同信息可知,④⑥捆綁,且④在⑥前,排除 C、D 兩項。同時,④句也出 現代詞“這時”,指代的是②句中“清明節日”,故②④捆綁,鎖定答案B。
12. A首先對比選項判斷首句,觀察②③兩句可知,②句介紹斯瓦爾巴群島的位置,通過宏觀介紹的方式引出文 段談論的話題,③句是圍繞斯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島進行的具體闡述和介紹,故②句更適合做首句,排除 C、D 兩項。接下來觀察可知,①句談論群島的總面積,③句圍繞“面積最大的島”展開論述,應先介紹群島的總面 積,再論述集中具體的島,故①在③前,且⑤句中出現代詞“這個詞”,指代的是③句的內容,故③⑤捆綁, 排除 B 項。
邏輯判斷
1. A。題干中是三個必要條件的假言推理,可以應用排除法。B攝取足量鈣質,只是孕婦身體健康的一個必要條件,肯定前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后件,孕婦身體健康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所以排除掉;C孕婦喝牛奶也只是身體健康的一個條件,所以不能就說身體肯定健康,排除掉;同樣,D也應排除掉;只有A否定前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后件,所以可以得出A這樣正確的推理。
2. A。由“不懂邏輯者不得入內”的牌子可知,對懂邏輯的人可以進也可以不進。
3. C。題干中說,大多數中、老年教員辦了人壽保險,而所有辦了人壽保險的居民都沒辦理財產保險,所以,我們得出Ⅱ有中老年教員沒辦財產保險。題干中說,買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辦了財產保險,而所有辦了人壽保險的居民都沒辦理財產保險,所以,我們得出Ⅲ是對的。從題干和選項中我們推不出。
4. B。文段的觀點是“研究者們的觀察將會明顯加深我們對昆蟲正常覓食習慣的了解”。在昆蟲的背上放置小發光體,是為了更廣泛地觀察它們的夜間行動,如果因此而改變了它們夜間的正常覓食習慣,那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最能支持上述觀點的就是“在昆蟲的后背放置小發光體不能明顯改變它們在夜間的正常覓食習慣”。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5. C。文中結論是基于聲音會導致建筑材料發聲這一前提,C項直接反駁這一前提。
6. C。若要否定題干的結論則要證明法官在針對婦女的性別歧視案件中有歧視婦女的現象,C項中“應有70%的勝訴高于法官處理的60%,有差距,故選C。
7. A。A項可以質疑營養不良是體重下降的原閃,它說明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由于不肖化紊亂引起的營養吸收問題;C項是加強題干的選項;B、D是無關選項。
8. A。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A中限速轉為120公里會明顯增加事故,影響高速路使用效率,即降低使用效率,直接削弱論點;B項說的是不能迅速提高使用效率,但并不否定限速轉為120公里以后有提高使用效率的可能性,削弱論點;C項說的是大多數司機考慮到油價,通常不會開到時速120公里,說明時速120公里不一定能夠提高使用效率,同樣是削弱論點。D項說的是司機對車速的顧慮,沒有說明是否影響道路使用效率,屬無關選項。A、B、C三項都削弱論點,但B、C兩項只說明不能提高公路使用效率,而A項強調的是會降低使用效率,削弱力度比B、C強,故正確答案為A。
9. D。削弱型題目。題干中業內人士的觀點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安全性是比較可靠的”,得出該結論的依據是“根據檢測結果,看不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存在”。A項在土壤中不易分解、B項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都與安全性無關,不能削弱題于觀點;C項“未必是安全的”也不一定就不安全;D項指出植物生長調節劑長期食用會致病,說明了其安全性并不可靠,直接削弱了觀點。故答案選D。
10. C。解析論點是只有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一個國家的經濟才有高度的穩定性。判斷削弱方式論點和論據之間存在因果聯系,需要削弱論點。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A項:有些制造業不發達的國家在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小,有些制造業不發達的國家的情況如何,與“經濟有高度的穩定性-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B項:某國制造業不發達,該國經濟一直動蕩不安,該國經濟動蕩同時制造業不發達,與“經濟有高度的穩定性-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C項:有些國家保持長期經濟穩定,卻沒有發達的制造業,即經濟有高度的穩定性-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正是題干論點“經濟有高度的穩定性-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的矛盾關系,直接否定論點,削弱作用明顯;D項:有些國家制造業很發達,但經濟并沒有長期保持穩定,這與“經濟有高度的穩定性?具備強大的制造業競爭水平”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綜上,故正確答案為C。
11. D。題干的觀點是: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要削弱該結論,只要能夠通過實驗說明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并不高即可。要對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進行比較,需要設置一個對照組,即一個使用蛋黃,一個不食用蛋黃,而實驗結果是膽固醇含量沒有變化,說明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并不高,因此D項最能質疑題干觀點。A、B兩項都涉及了蛋清,不能削弱觀點;C項的結果也不能削弱題干觀點。故答案選D。
12. D。D項中電視機廠領導的行為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利益。
13. B。找到論點和論據本題論點是始祖鳥并非鳥類,而是原始的恐爪龍類,沒有明顯論據。所以需削弱論點。A指出恐爪龍類是鳥,具有削弱作用;B與A想法相反,具有加強作用;選項C中指出恐龍出現在鳥之前,即使始祖鳥是恐龍也可能是鳥的祖先,具有削弱作用;選項D指出始祖鳥是鳥類,削弱題干。
14. D。由“真正的同事“的措辭,可知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們認為那些科學名人沒有動力去從事重要的新研究,所以不是“真正的同事”。
15. C。上述推測為:虎山長城周圍沒有發現城磚一虎山長城用磚極少。需加的隱含假設前提:此地山高坡陡,城磚難以運進運出。
16. D。題干由“很多大公司新上崗人員沒有很好掌握基本工作技能”推出“當前大學課程設置有問題”,要使該論證成立.必須保證這部分新上崗人員可以代表當前畢業大學生水平。
17. B。題干給出了“蝦雖然適應高鹽度,但卻給養蝦場帶來了不幸”似乎矛盾的現象,此時肯定還存在一個原因使蝦在這樣的環境蝦難以生存的選項,其中A項是無關選項,應排除;C項不僅不能解釋,反而更矛盾了,應排除;D項也無關,也應排除。
18. D。由題干得,乙和丁必有一人說的是真話,那么甲丙兩人說的都是假的。故丙說自己沒有吃是假的,即蛋糕是丙吃的。由此可知,乙在撒謊,所以丁說的是真話。
19. A。老王所說的“如果其女兒不回A市工作,就把房子出租給老張”,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只有在前件為真,而后件為假的情況下才為假。①中,老王的女兒畢業后沒有回A市工作,前件為真;但老王拒絕將房子租給老張,后件為假,故①可證明。②中,前件為假,后件為假,無法證明。③中,前件為真,后件為真,無法證明。
20. B。由于丙的年齡比C的未婚夫大,可見A項可排除;由于 A的未婚夫最年輕,而丙比C的未婚夫大,可見丙不可能是A的未婚夫,所以排除CD。
21. C。小張不是教師,小王和小李均不是醫生,那么小張必然是醫生,四個選項中,只有選項C中的小張是醫生。故正確答案為C。
22. D。如果選項A正確,則乙、丙都說對了,與題干矛盾。如果選項B正確,則丙、丁都說對了,與題干矛盾。如果選項C正確,則丙、丁都說對了,與題干矛盾。
23. B。如果A項正確,則A、C兩車周一周二都能行駛,B車周五限行,由此推出A、C兩車都周三限行,與題目已知保證每天至少有四輛車可以上路行駛不符,因此A項錯誤。如果B項正確,則A、C在一、二限行,B車周三限行,符合題意,并且此時C、D兩項全部不滿足,所以選擇B項。
24. C。由題干內容可知,A項顯然錯誤:由題干最后一句“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員都獲得了資格,并不能推出小劉沒有獲得上海世博會志愿者資格,B項錯誤;由于小劉沒有做上海世博會志愿者,因此C項一定正確;由于題干中“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員只是獲得了志愿者的資格,并不一定都是志愿者。因此D項錯誤。
25. B。食品安全的實現→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等價: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沒有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沒有政府的有效管理→沒有食品安全的實現。所以選擇B選項
26. C。由“加之”后面一句話可知A正確;由“但是”一詞可知題干強調的是如何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故B項和D項都正確;題干中人們對報刊報道的注意力短暫是報刊品味降低的充分條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不能推出C項。故選C。
27. B。A、C項指出了“斷食法”對健康的影響,從而質疑了“斷食法”的可行性;D項指出“斷食法”反而有致胖風險,直接反駁了題干觀點中“斷食法”的目的——“排毒、燒脂及瘦身”;B項中的“加速燃燒脂肪”支持題干中的“燒脂”,“腎功能會發生積極變化”支持題干中的“排毒”,故B項最不能削弱。
28. A。背著鄭薇的包的人拿的是賈樞的相機,這個人必是夏燕。每個人拿的是同學的相機,背的是另一個同學的包,因此鄭薇只能拿夏燕的相機,賈樞只能背夏燕的包。抄信息于表中,即將題干和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個表中同學:夏燕賈樞鄭薇相機:賈樞夏燕背包:鄭薇夏燕。即填上每個集合的空格同學:夏燕賈樞鄭薇相機:賈樞鄭薇夏燕背包:鄭薇夏燕賈樞比對選項,符合題意的即為A。故正確答案為A。
29. B。題干提到黨辦:甲、乙、丙選派一至兩人;人事處:-甲->-乙丙;業務處:甲->-乙丙。人事處和業務處都說-乙丙,所以不選派乙丙,只能選派甲,所以正確答案為B。
30. B。根據題干“只有、、才、、”后推前,“如果、、就、、”前推后;題干可以轉化為:高效→團結→整體利益;根據逆否規則,所以選擇B。
31. A。甲:讀書演講和知識競賽->-文藝演出和專題展覽;乙:-文藝演出和專題展覽->讀書演講和知識競賽;丙:-讀書演講和知識競賽。甲、乙、丙只有一個為真。A項只有乙為真;B項甲乙都為真;C項甲乙丙都為真;D項甲丙都為真。
32. B。B是題干的議論所必須假設的,否則,如果事實上天文學的發展并不具備對恒星聚集體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研究的條件,那么,就不可能基于對星團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對其總體的發展過程進行有效的研究,題干的議論就難以成立。
33. D。題干中結論是實驗組認知能力不如對照組,小前提是實驗組吃了含維生素E的辣椒,而對照組沒有吃。找出大前提,我們從選項可以知道,D選項是說兩組的認知能力實驗前均等劃分了,這樣結論就會是因為吃辣椒所引起的,所以,只有D項是有助于證明實驗的結論,其他選項都無助于證明實驗結論。
34. D。小朱當天狀態很好,但是在吃完飯后卻只有他出現了腹瀉,那么就應該找 到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分析可知,小朱與其他人唯一不同之處是他多吃了一個雞蛋,D項能夠合理解釋這一 現象。A、C兩項顯然不能解釋只有小朱腹瀉;B項小朱這天腸胃特別不好,題干小王腸胃最差,小王沒事而小朱 卻腹瀉,說明腸胃差不是導致腹瀉的原因。故答案選D。
35. D。根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樂趣”和“在工作和基本生活之外,我唯一做的事情 就是看書”可知,看書就是樂趣。
36. B!按蠛筇臁奔础1月1日”,且“不下雨”,故小陳必去,進而小張會去,小王不去,小劉未知。故選B。
37. C。題干是問最能支持銀行的觀點,只有C選項肯定了銀行無責任。
38. D。Ⅰ可以從題干的陳述中推出。因為如果事實上上述鑄幣中所含銅的價值不高于該鑄幣的面值,那么融幣取銅就會無利可圖,就不會出現題干中所說的商人紛紛融幣取銅,從而造成市面鑄幣嚴重匱乏的現象。Ⅱ可以從題干的陳述中推出。因為如果上述銀子購兌鑄幣的交易,都能嚴格按朝廷規定的比價成交,就不會有官吏通過上述交易大發一筆,題干中陳述的相關現象就不會出現。Ⅲ不能從題干的陳述中推出。鑄幣銅含量在六成以上,有可能導致商人融幣取銅,但不一定導致商人紛紛融幣取銅,例如,如果有嚴明的王法。因此,不能由雍正以前明清諸朝未見有題干陳述的現象,就得出其鑄幣銅含量均在六成以下的結論。
39. B。實際上指出:上述觀點把“死于艾滋病的人數”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數”這兩個相近的概念錯誤地當做同一概念使用;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數在發達國家雖低于發展中國家,但由于發達國家的艾滋病感染者從感染到發病,以及從發病到死亡的平均時間要大大短于發展中國家,因此其實際死于艾滋病的人數仍可能多于發展中國家。因此,B項恰當地概括了題干中的反駁所使用的方法。其余各項均不恰當。
40. B。李某根據小王帶;,推斷出小王是新生。因此,實際上斷定“帶;铡笔恰靶律矸荨钡某浞謼l件。B項斷定“新生身份”是“帶;铡钡谋匾獥l件,由此可推出“帶;铡笔恰靶律矸荨钡某浞謼l件。A和C項都斷定“新生身份”是“帶;铡钡某浞謼l件,由此不能推出“帶;铡笔恰靶律矸荨钡某浞謼l件。
41. D。題目中論據是收費改變,結論是對節約用電產生巨大作用,為了加強論證,最強的是能練習論據和結論,即談到費用和節約直接的關系,D選項就說出了之前的浪費是因為費用低,現在費用升高就可以使浪費減少。
42. D。題干觀點認為可以通過食用鈣片來補鈣從而治療頸椎病,則必須假設缺鈣是導致頸椎病的原因而不是頸椎病引起的結果.否則題干論證就是“因果倒置”,故答案選D。
43. C。論文60%為該院12名教授所寫,并且有教授一人就發了多篇論文,并且發表論文的總數應該是整數,所以12名教授所寫論文總數除以60%應該為整數,且大于12,所以能取的數字為15、18、21、24等,當教授論文數為15時,總論文數為25,教師最多能有10人,在有一半以上教學生知識的情況下,教授必須有人去上課,當教授論文數為18時,總論文數30,教師最多12人,也不能滿足沒有教授去上課,當教授論文數大于等于21時,則可以滿足沒有教授去上課。所以C選項可能沒有教授給學生上課是正確的。
44. B。題目中通過蔬菜含鐵量檢測不高的論據導致蔬菜銷售減少,需要添加的條件就是蔬菜含鐵量的重要性。而D選項是訴諸大眾的說法,并且喜歡吃和吃還是不同的,如果有營養,不喜歡吃的人也會吃。
45. B。顯然小強和小虎討論的主體一致,可以以小強和小虎為假設的突破口,若小強說法一對一錯的話,小虎必然也是一對一錯,和題意要求只有一人一對一錯不符。說明小明的話必然是一對一錯。假設是甲龍,則不是劍龍,小明的話一對一錯,符合題意。此時,小強的話全錯,小虎的話全對,符合題意。假設是劍龍,小明的話一對一錯,符合題意。此時,小強的話一對一錯,與題意不符,故只能是甲龍,答案為B。
46. B。題目中簽訂合約指離職后兩年內不能從事飲品行業工作,而員工認為這使其喪失了兩年內重新就業的機會即指他們在離職后的就業工作為飲品行業工作。答案為B。
47. D。D項指出并不是黑色的外表才使人們討厭烏鴉(因為黑百靈也是黑色但受人喜歡),直接削弱。 A項削弱程度有限,而且文段重點要削弱前面那個組織觀點。B項由題干無關 C項不全面,因為它只說了烏鴉吃腐肉是它令人厭惡的原因之一,并不能排除還有其他原因(如黑色外表,這種情況反而加強)。
48. B。題干中介紹該雜志期刊數量減少即每年出版的期數變少,所以廣告商的每期廣告費不變的情況下,就會導致雜志的年廣告費減少,所以會讓雜志利潤減少。
49. B。根據文化討論必須安排在第二天,再加上文化討論必須安排在能源項目后且第二天只有一個項目討論,所以 第一天必定有能源。
50. D。根據最前面的5個限定條件,可以得到必然的排列結果按順序是能源,文化,社會保障,(信息技術、交通)。教育安排在文化之前,再加上社保和信息安排在第四天,所以交通、信息、社保不能排在第三天。而文化只能排在第二天,能源在第一天或者第二天,用排除法選擇為D。
51. B。論點: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固有的概念和詞語,并不是外來的東西。A項:指出英美的“image”和中國的“意象”并非同一概念,但并不能直接說明“意象”在中國的原生性,為不明確選項,排除;B項:指出英美的“意象”實際上是深受到中國古代詩歌的影響,說明意象是中國固有的,而非外來詞,相反是被外國人借用的,可以加強,當選;C項:指出我國古代詩歌作為英美意象派詩人創作的靈感來源,但是并未明確說明“意象”這一概念是來自中國,為不明確選項,排除;D項:單純說明中國的“意象”一詞涵義多、不確定,不能說明它是否在我國具有原生性,無關排除。
52. B。論點:“稅價聯動”會使香煙價格隨著稅率的提高而提高,購買香煙的人會減少,從控煙角度說是好事。論據:煙草消費稅提高,并加征從量稅。A項:產量不會受到售價的影響,沒有提及購買香煙人數減少的問題,屬于無關選項,排除;B項: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香煙價格不太敏感,說明價格不是購買香煙人考慮的因素,直接削弱論點;C項: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煙草消費稅問題并不能說明我國購買香煙人數會減少,與論點無關,屬于無關選項,排除;D項:私煙泛濫和購買香煙的人數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無關選項,排除。
53. C。論點:身體適度受損的中風幸存者僅通過簡單廉價的運動就能獲得更有效的效果
論據:對中風幸存者分組實驗,健步走組比按摩組走得更遠。A項:補充條件說明步行者平均年齡比按摩組年齡高,還能走得更遠,加強論點,排除;B項:體質的改善讓步行組生活質量更高,生活質量和走路的距離無關,排除;C項:步行組服用了藥物,按摩組未服用,說明實驗數據不一樣,削弱論據,當選;D項:論點強調的是身體適度受損的人,而選項強調的是身體嚴重受損的人,與題干討論的主體不一致,屬于無關選項,排除。
54. C。論點:國有企業往往成為政府干預和調控經濟的手段。論據:國有企業與政府具有密切的產權關系。A項:過剩行業中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與政府是否利用國有企業干預和調控經濟無關;B項:房地產行業前三強都是民營企業,享受到了信貸優惠,說明的是民營企業受到了政府的干預,但題干討論的是國企,無關選項,排除;C項:國有企業投資決策會受到地方政府的直接指導和干預,對題干論點進行支持,說明國有企業確實是政府干預和調控經濟的手段,保留選項;D項:部分大中型國有企業被政府遴選為“重點企業”,享受優惠,能夠對題干國有企業是政府干預和調控經濟的手段這個觀點進行支持;C和D選項進行比較,D選項部分企業,是部分加強,C選項直接強調的是國有企業,屬于整體加強,C選項當選。
55. C。論點: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破壞了螢火蟲的生存環境。論據:某景區舉辦螢火蟲展,大批游客觀賞數日后,螢火蟲的數量急劇下降。A項:螢火蟲對生態環境要求高,但游客不文明行為是否破壞了其生存環境并不清楚,屬于無關選項,排除;B項:游客不文明的行為在其他景區也存在,不能說明該景區的游客不文明行為破壞了生存環境,屬于無關選項,排除;C項:規范游客行為后螢火蟲數量急劇下降說明,說明并不是游客不文明行為破壞的生存環境,削弱論點;D項:其他同類的昆蟲數量與螢火蟲的無關,屬于無關選項,排除。
56. A。論點:面對城市車流帶來的大量污染物排放和空氣污染加劇問題,環保部門在這方面很難真正采取有效的措施。論據:油品質量標準由石化行業制定,環保部門并無相關油品質量監管權。A項:油品質量提高能有效降低汽車污染物排放,將“油品質量”與“污染物排放和空氣污染加劇”搭橋, 使論點與論據聯系更緊密,當選;B項:油品質量提高需要石化行業提高相應標準,只是提出了一個對策,與題干結論無關,屬于無關選項, 排除;C項:環保部門對油品質量標準制定擁有決定權,意味環保部門能夠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大量污染物排放和 空氣污染加劇問題,也就得不出題干結論,排除;D項:當前環保部門對石化行業的監管力度較弱,沒有提及污染物這一關鍵詞,屬于無關選項,排除。
57. C。論點: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人們對于高音的識別能力。論據:第一組服用了丙戊酸,第二組服用了安慰劑,所有的試驗參與者均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訓練,結果發現,在識別的高音測試中,第一組的正確識別率更高。A項:第一組試驗參與者比第二組的人數多,人數多少與識別率無關,無法削弱,排除;B項:第一組試驗參與者與第二組的平均年齡不同,卻沒有表明年齡的大小,屬于無關選項,無法削弱,排除;C項:第一組試驗參與者裸耳聽力測驗成績高于第二組,說明高音測試識別率的原因可能是裸耳聽力成績高導致的,他因削弱,當選;D項:第一組試驗參與者父母從事音樂工作的比例較高,卻沒有明確說此原因對該試驗的影響究竟如何,屬于無關選項,排除。
58. C。論點:科學家據此推測,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產生的塵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氣候環境巨變,從而導致了恐龍的滅亡。論據: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的黏土層中銥的含量比其他時期陡然增加了30-160倍。A項:“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經歷漫長歲月,也不可能蹤跡全無”,該選項未提及銥元素含量異常增高這個關鍵詞,屬于無關選項,無法削弱,排除;B項:“由小行星撞地球產生的塵埃只占地表很小的一部分”,該選項未提及銥元素含量異常增高這個關鍵詞,屬于無關選項,無法削弱,排除;C項:“銥元素含量不僅存在于外來天體,也存在于地殼內部”,說明銥元素含量異常增高可能是來源于地殼內部,由此推不出題干中的結論,當選;D項:已發現恐龍蛋和恐龍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銥元素的黏土層下,說明恐龍滅亡的時候正是黏土層中的銥元素含量高的時候,無法削弱,排除。
59. A。論點:人體氧化的罪魁禍首不是氧氣,而是氧自由基,是一種細胞核外含不成對電子的活性基因。論據:這種不成對的電子很容易引起化學反應,損害DNA、蛋白質、脂質等重要生物分子,進而影響細胞膜轉運過程,使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受損,導致細胞老化。A項:指出氧自由基可以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強調的是氧自由基對人體的好處,與氧自由基是否是導致人體氧化的罪魁禍首無關,不能加強,當選;B項:強調使用氧自由基抑制劑后,實驗鼠的平均壽命延長,說明氧自由基確實會導致機體老化,補充論據,可以加強,排除;C項:強調食用可以抑制氧自由基作用的茶多酚后,果蠅的壽命延長,說明氧自由基會導致機體老化,補充論據,可以加強,排除;D項:說明氧自由基會導致皮膚失去彈性,細胞老化出現皺紋,補充論據,可以加強,排除。
60. C。制度不公或失效→引發社會傷害行為(包括:強勢者傷害弱勢者,弱勢者傷害強勢者,弱勢者傷害弱勢者三種可能性情況)A項:強勢者傷害弱勢者→制度不公或失效,強勢者傷害弱勢者是對題干條件后件一種可能性情況的肯定,無法推出確定性結論,無法推出,排除;B項:制度不公或失效→弱勢者就會傷害強勢者,弱勢者傷害強勢者只是三種可能性情況中的一種,不能確保一定會發生,無法推出,排除;C項:防止引發社會傷害行為→制度公正且有效,防止引發社會行為是對題干條件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制度公正且有效,可以推出,當選;D項:制度公正且有效→日常生活安寧與快樂,制度公正且有效是對題干條件的否前,無法推出確定性結論,無法推出,排除。
61. C。論點:男性延遲生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較大的負面作用。論據:與20-24歲男性生育的孩子相比,45歲以上男性生育的孩子患躁郁癥的風險是前者的25倍,患注意力紊亂的風險是前者的12倍,患孤獨癥的風險是前者的3.5倍,有自殺行為或濫用藥物的風險是前者的2.5倍。A項:強調延遲生育的男性成熟較晚,與論點延遲生育男性所生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無關,無關選項,排除;B項:指出女性延遲生育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如男性,與論點男性延遲生育是否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較大的負面作用無關,無關選項,排除;C項:強調與45歲以上的男性相比,45歲以下的男性生育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風險較低,說明延遲生育的男性所生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風險較高,從而證明男性延遲生育確實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較大的負面作用,補充論據,可以加強,當選;D項:強調父母年齡均超過40歲,生育不健康孩子的風險較高,不確定是否是男性延遲生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負面作用,并且不健康孩子到底是心理不健康還是身體不健康,也不明確,無法加強,排除。
62. A。論點:愛美的女性必須每天都涂防曬霜。論據:紫外線穿透能力強,可達真皮層,將皮膚曬黑,對皮膚傷害性很大,即使在非夏季期間,紫外線雖然強度較弱,也仍然存在,但長時間的積累也容易讓皮膚受傷,產生黑色素沉淀,肌膚老化松弛等問題。A項:足不出戶的人就不用涂防曬霜,舉例子說明不必每天都涂防曬霜,削弱論點,當選;B項:選項討論的是防曬霜如何涂抹效果更好,題干討論的是要不要涂抹防曬霜,無關項,排除;C項:選項討論的是紫外線在什么時間最強,什么時間最弱,和題干討論的話題不一致,無關項,排除;D項:選項討論的是普通的傘和黑色的傘能能遮擋多少紫外線,和題干討論的不是一個話題,無關項,排除。
63. B。論點:MP3格式已被官方“殺死”,在音頻文件格式中,MP3格式將被AAC格式取代,并將退出歷史舞臺。論據:近日,音頻格式MP3的制定機構停止頒發MP3許可證。A項:AAC比MP3有更好的音樂質量,說明AAC比MP3有優勢,補充論據支持論點,不能削弱,排除;B項:支付專利使用限制了AAC的市場份額,說明,AAC不能取代MP3,削弱論點,當選;C項:MP3的音樂文件在新的播放器中無法識別,說明MP3確實不夠好,補充論據支持論點,不能削弱,排除;D項:選項討論是制定機構的聲明宣告了許可證發放項目的結束,和題干討論的話題不一致,無關項,不能削弱,排除。
64. D。論點:揚子鱷對于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以及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的意義。論據: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常被稱為“活化石”。A項:選項討論的是揚子鱷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爬行動物之一,和題干討論的話題不一致,不能支持,無關項,排除;B項:揚子鱷和恐龍生活的年代大抵相當,不能證明揚子鱷身上就有恐龍類爬行動物的特征,不明確項,不能支持論點,排除;C項:現存的具有恐龍類爬行動物特征的動物多不多,和題干中揚子鱷對人類的研究有沒有意義無關,不能支持論點,排除;D項:在恐龍類爬行動物的特征和研究古代爬行動物興衰之間建立聯系,搭橋項,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
65. A。①每個課程只有一個人負責。②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是鄰居。③甲年齡最小。④丙≠語文老師,丙≠物理老師,語文老師≠物理老師。⑤語文老師的年齡>政治老師的年齡。⑥甲≠政治老師,甲≠英語老師,英語老師≠政治老師。由③⑤知,甲不是語文老師,由④知丙不是語文老師,所以語文老師是乙;由⑤知,乙不是政治老師,由⑥知甲不是政治老師,那么丙是政治老師;由②知甲不可能同時擔任物理老師和數學老師,甲不是政治老師,不是語文老師,甲不是英文老師,那么甲是化學老師,由④知,語文老師和物理老師不是一個人,那么乙不是物理老師,由④知丙不是物理老師,那么甲是物理老師,所以甲是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由⑥知英語老師和政治老師不是一個人,所以英文老師是乙,那么數學老師是丙,所以甲是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乙是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丙是數學老師和政治老師。
選詞填空
1. C。一揮而就: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字斟句酌:對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細推敲,形容說話或寫作的態度慎重。下筆千言:形容文思敏捷,能寫文章。出口成章:話說出來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長辭令。由“把口中說的寫下來,就是好散文”,可知前面應是“人人都能出口成章”。
2. D。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機,形容用盡心思。仁至義盡: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嗫谄判模嚎嗫,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婆心,善意,好意。比喻善意而又不厭其煩地勸導。題目中強調的是貝多芬對小卡爾不厭其煩的勸導,而選項中有此含義的為D項。
3. C。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南轅北轍: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題干中強調的是人生目標的差異性,因此首先B項不符合要求。南轅北轍強調的是行動和目的的差異性,因此也排除。相差甚遠強調的是差距,而截然不同強調的是差異,從題干內容出發,截然不同更符合題意。
4. B。根據上下文,首先排除D項,“婦孺皆知”指婦女和小孩子都知道,一般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眾所周知”指大家普遍知道的,重在強調傳播內容;“家喻戶曉”指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且廣為流傳,重在強調傳播范圍。此處用“眾所周知”更恰當,選B。
5. C。要求:提出具體事項或愿望,希望做到或實現。建議:向有關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張。強制:用某種強迫的力量或行動對付阻力或慣性以達到目的或造成影響。題干前半部分所提到的對企業征收的特殊稅屬于國家強制行為。因此作為與題干前半部分意思并列的后半部分所提的建議也應該是一種國家強制行為,并且“要求”不如“強制”有力度。因此選C項。
6. B。應付,敷衍了事,將就,一般做貶義;應對是積極面對的意思。
7. B。結合題干可知,空格處的成語應與“強大”相對,能夠表示此意思的只有B項“蒼白無力”!吧n白無力”形容貧弱無力量,沒有辦法改變某些事情。A項“一無是處”指沒有一點用處,程度過深,與句意不符,予以排除;C項“軟弱可欺”形容人或事物過于軟弱、衰弱而被人侮辱欺負,句中“習慣”與“科學”并不存在欺負與被欺負的關系,排除C項;D項“似是而非”指事物似真而實假,或似正確而實錯誤,與句意不符,因此排除。
8. C。第一個空缺項是用來形容人生短暫的,因此應填“有限”!俺羁唷迸c“歡樂”為一對反義詞,“畏懼”與“勇氣”為一對反義詞。故C項恰當。
9. C。由題干可知,空格處的成語是形容某些話所產生的效果。C項“醍醐灌頂”意思是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用在此處符合語境!跋嘁姾尥怼敝钢缓尴嘁姷锰,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穿云破霧”一般用來形容物體的運行速度較快;“如釋重負”像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后的輕松愉快。A、B、D三項均與語境不符,因此排除。
10. A!八浴敝俺霈F了兩者之間的價格比例關系,因此煤炭價格必然會隨著石油天然氣價格而走高。因此選A。水漲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隨之浮起。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提高而增長提高。相形見絀:形,對照;絀,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對照,顯示出不足之處。如影隨形:就像影子緊緊跟著身體一樣,比喻兩個人關系親密,常在一起。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飄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跟著別人走。
11. C。注意空格處的雙引號表示具有特殊含義,需要強調的內容。由題意可知,所填內容應與前面的“九龍治水”相對應,表達出牽涉的部門太多不易管理的意思,選項中只有C項“群龍無首”符合要求。故選C。
12. A。文段先講生物界許多生物的眼睛都有不足,緊接著用轉折詞“而”引出后面的內容,表述魚眼在視角上比其他生物的眼睛要強得多!暗锰飒毢瘛敝缸匀粭l件非常好;“獨一無二”和“絕無僅有”形容數量少,強調自身的獨特性;“卓爾不群”指人的才德超群。文段拿魚眼和其他生物的眼睛做比較,突出魚眼自身的優勢,用“得天獨厚”比較合適。所以選A。
13. B?崭袂坝蓄D號,說明前后兩詞意思相近相關!皳P短避長”表達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東西,B項“削足適履”有“不合理的牽就湊合”的意思。二者意義相近,都有不合理地遷就的意思。故正確答案為B。A項“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數,或是以次貨充好貨。D項“弄虛作假”比喻;ㄕ,用虛偽面目或假冒物品行騙。均是貶義,與要求不符。C項“委曲求全”比喻顧全大局,暫時忍讓,是積極意義。與原文不符,故而排除。
14. A。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知,第一個空應填形容絲綢業發展程度的詞;第二個空,前面講述的是不同的絲綢生產組織,不能和“范圍”“領域”相搭配,C項的“種類”也不能和空格后的“擴大”相搭配。
15. A!昂饬俊笜恕睘楣潭ù钆,故排除C、D兩項!翱疾臁敝傅浆F場觀察了解:深入推求研究!芭袛唷敝概袆e斷定。句意為對城市規模的大小的確定可從人口……等多方面來觀察研究,故最后一空用“考察”較恰當。本題答案為A。
16. C。由“復活”可知,第二空應含有死去的意思!熬眠`”、“淡忘”并無“死”的含義,排除A、B。第三空中,“譜寫”常與“樂曲”、“篇章”等搭配,與“命題”搭配不當。本題答案為C。
17. C!罢J知”指通過心理活動獲取知識,屬于心理學用語,不符合題干語境,且“印證”指證明觀點、想法等與事實相符,也與題干句意不符。故排除B項。由第三句考古學和病理學對天花的研究證明可知3000多年前古埃及天花的流行不僅僅是“傳說”,故排除D項!佰E象”指可借以推斷事物的過去或未來的痕跡和現象,與“留下”搭配不當,排除A項。本題答案為C。
18. A。本題根據第一空可以排除B項,“界線”指分界,不合題意。根據第三空排除C、D兩項,“莫測高深”一般指人,“深不可測”比喻對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而孩子只是故作神秘,不是真正的讓人捉摸不透。故選A。
19. B。此題考查近義實詞的辨析和語境填空第一空“反思”不一定指向消極方面,“猜疑”指沒有依據地懷疑,均不準確,排除C、D項。第二空由于文段討論的是人們對改革開放的歷史評價,“評判”指“評論性的評價或判斷”,在這里最符合原意!霸u價”適用范圍太廣,指一般情況下對人或事物所評定的價值。第三空原文并不是要“探討”和“研究”這20年,而是要考察、考量這20年。故正確答案為B。
20. A!翱释敝钙惹械叵M,“追求”指用積極的行動來爭取達到某種目的,“希冀”指希望得到。其中“渴望”和“希冀”都表達希望之意,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的程度更深一些,而后者常見于書面語。第三空,與“更美好”“更人性”這些較為抽象的詞語搭配,用書面語“希冀”最為恰當;第一空,“相互關愛”“尊重生命”只能由心而生,用“渴望”最能展現人們內心的這種期待;第二空,人們通過具體的行動來“追求”“真善美”和“人性的美麗與高貴”等。故本題選A。
21. C。第一句提到“千絲萬縷”,第二句開始所用的“看似”,起到了轉折的作用,所以選擇“雷同”或者“相同”,排除A、B兩項;根據第二句的意思可知,“可能”用在此處不合適,排除D項。故選C。
22. B。第一空,“連鎖反應”是固定搭配。由“歐洲列強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建立的霸權.深刻地影響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會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結構”可知,歐洲這一階段實現的是前所未有的領土擴張。故本題答案為B。
23. A。根據后文的“此前是‘快樂地努力地向前走’,此后則‘別有一般滋味’的‘想回家”’可知,第一空是指人生的中間階段,而老年是最后一階段。故第一空填入“中年”。文段沒有談及成功、成敗,因此第二空應填入“過來人”。故本題選A。
24. D。根據文意可知第一空應該填入與“廉價、方便”意思相近的詞,“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手到擒來”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費力就做好了,都不能形容道理,先排除BC項。D項“唾手可得”比喻很容易就得到了,與道理搭配合適。第二空關鍵詞“但是”表明比獲得動力更進一步,“一味地”表面持續吸收成功學。沉迷和沉浸意思相近,但沉迷多指負面的事物,此處更合適!俺聊纭倍嘀赶萑氩涣季车,“沉湎”比喻深深迷戀著,無法自拔,多指思維活動或者境界,與文中“成功之道”相比,這兩個詞程度過重。第三空,放棄體驗和思考意味著夢想與現實的距離越來越大,“漸行漸遠”指離本來確定的人生目標、方向、信仰等方面越來越遠,側重表達慢慢地越來越遠,而其他三個選項強調的是差距、區別。故正確答案為D。
25. A。第一空,“微消費模式”是一種消費模式,“突飛猛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蒸蒸日上”多指生活和生意發展速度快,這兩項都不能和模式搭配,先排除B、C項!叭缛罩刑臁北扔魇挛锇l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如虎添翼”比喻強大的事物更加強大了,文章意思可知微消費模式要早于移動互聯網出現,只是借助移動互聯網更加強大,A項比較合適。第二空,“生產”是指用工具創造各種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句中“時間生產出市場”搭配不當,排除B項!盃恳笔抢瓌拥囊馑,微消費市場不是在碎片化時間下拉動出來的,故D項也排除。第三空,“掩藏”和“隱藏”意思相近,都是隱蔽不讓他人發現的意思,“蘊藏”是蘊涵的意思,“潛藏”則突出隱藏在顯露的外表之下。商機并不是躲藏起來的實體,更多要引申為含有的意思,由此驗證A為正確選項。
26. C。第一空綜合“并不是”與“早在20世紀70年代”分析,這里要填的基本詞意是“空想,不切實際,不能實現”。D項“文過其實”是形容文辭浮夸不切實際,與“理念”不搭配,排除。B項“夸夸其談”是說話不切實際,多形容人,指代對象也錯誤,排除。第二空,根據“科學家提出”可推斷這里應該是研究方向、建議。A項倡議不符合題意,故排除。第三空,擱淺是“比喻事情遭到阻礙而中途停頓”與原文語境相符,也驗證正確答案選C項。
27. B。文段是說報紙的影響力與以前相比有所變化,并不是完全消失,據此排除C項!盁熛粕ⅰ北扔魇挛锵У脽o影無蹤!懊繘r愈下”表示情況越來越壞。文段中只是對比報紙前后的影響力,并不是講報紙媒體自身的情況。排除A項。第二空是說現代人獲取信息的方式變化巨大,而“日新月異”則形容變化快。故本題選B。
28. A。第一空所填詞語要能準確形容魔術效果般的變化,“超脫塵俗”是超越常規的禮法習慣,“革故鼎新”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變革,這兩個詞均不能修飾這種變化,先排除CD。而“面目全非”則形容改變得不成樣子,含貶義,也不合適,排除B!懊撎Q骨”是徹底改變,煥然一新,與前述“瞬間即可”相呼應,形容變化徹底,故A項合適。第二空是說文化隨著經濟發展,經濟在先,文化在后。通過這個先后特點排除B項“捷足先登”,C項“繁榮昌盛”沒有跟隨的意思!吧萌胧摇焙汀暗翘萌胧摇币馑枷嘟,比喻學問、技藝由淺入深,達到一定的造詣,放在此空均可。綜上,故正確答案為A。
29. C。文段中是在闡述行業協會的重要性。排除A、B兩項!芭e重若輕”用來比喻能力強,也可用來形容深謀遠慮,膽魄過人,面對困難、險境時從容不迫,應對自如,有靠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之氣概!芭e不勝舉”則強調數量。根據第二空前“清除行業當中的”可知填入的詞語應為“害群之馬”。故本題選C!昂笾健敝钙焚|低下的人;“害群之馬”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
30. B。第一空的中心語為“商品”,排除A、C兩項!拔寤ò碎T”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柏S富多彩”形容內容豐富,花色繁多。這兩個詞與“商品”搭配不當。第二空的賓語為“引擎”,用“觸發”比較恰當!坝|碰”只說明碰觸的動作,沒有引發相應的結果。故本題選B。
31. D。本題可從第二空人手。根據破折號后面的內容分析可知,這是對老師的警示,告誡老師不能止步不前,要不停探索前進。故第二空不能用“表揚”、“表彰”,排除A、B!案嬷迸c“警醒”比較,從語氣上來說“告知”更口語,不如“警醒”正式,“警醒”更適合“畢業典禮致辭”這一場合。故D項當選。
32. B?键c混搭填空解析此題考查成語和實詞的混搭填空。本題從第二空入手,文意要表達在未開放個人注冊之前,個人交易域名手續需要尋找一個單位用語注冊填寫,“找單位”這件事需要千方百計的計劃、謀算。C項錯誤,“挖空心思”指相近一些辦法,多含貶義不合適;D項錯誤,“絞盡腦汁”多指思考、研究,不和題意;B項“煞費苦心”與“費盡心機”相比,同樣是用盡心思,費勁心機還有謀算的意思,更符合題目語境。第一空,“煩瑣”和“繁瑣”都指眾多的意思,“煩瑣”還有是人煩躁、厭煩的意思,更適合本題語境。故正確答案為B。
33. B。第一空填入的詞語要與“泛著智慧之光”“具長久魅力”相呼應!斑h見”一般要和“目光短淺”對比說明,“高見”則一般要和“見識淺薄”對比說明,而文段中則是和“速度”相對比說明。由此排除A、D兩項。第二空后的“傳承”是在前一動作的基礎上進行的!胺e聚”強調積累的動作,而“積淀”則指積累并沉淀,沉淀的是精華,與“傳承”銜接得當。故本題選B。
34. D。第一空強調螢火蟲對生活環境的要求非?量,遇到光線和聲音便無法生存。A項中"挑三揀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形容過分挑剔,含有主觀色彩,與語境不符。B項中"求全責備"意為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含有貶義,亦與語境不符。C項中"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語義與文段不符。"始終如一"可顯示出要求苛刻之意,故本題選擇D選項。
35. B。本題突破點在第二空,A項”藕斷絲連“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C項”唇齒相依“意為像嘴唇和牙齒那樣互相依靠,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靠。D項”難分難解“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也形容雙方關系十分親密,分不開。三者詞義均與文段不符!比缬半S形“可形容陳強的”壞蛋“形象深入人心,符合語境。
36. D!庇炅帧笆俏幢蝗祟愰_發的地方,”人跡罕至“指幾乎沒有人到的地方,符合文意。其他三個成語”人煙稀少、荒無人煙和荒無人跡“,強調”人少且荒“,不符合”雨林“的實際情況。因此正確答案為D。
37. A。本題做題切入點為第三個空,根據文段前后句文意可以發現,第三空要表達在落后的情況下,雖然”力拼“也未能挽回劣勢的意思,四個選項中只有A中的”回天無力“符合文意。因此正確答案為A。
38. C!肮文肯嗫础敝竸e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一見鐘情”指對事物一見就產生了感情;“另眼相看”指不用一般的眼光來看,比喻特殊對待,一般是指較好的對待;“青眼有加”表示對人的賞識或者喜愛。根據文意,一部分人認為舶來品比國內的好,卻認為本國的傳統藝術老土、過時,即看國內外的眼光有所不同,對前者是比較好的眼光,因此最符合語境的是“另眼相看”!班椭员恰敝缸I笑,表示輕蔑;“充耳不聞”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不屑一顧”指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不足掛齒”表示不值得一提。結合文意,一部分人認為本國的傳統藝術過時、老土,自然也認為不值得一看,因此“不屑一顧”最符合語境!安蛔銙忑X”為干擾詞,其語義過重,應當排除。綜上,正確答案為C。
39. D。從第二空入手!氨赜芍贰敝阜褐甘挛锉仨氉裱囊幝苫蜃鍪卤仨氉袷氐姆▌t;“萬全之策”指極其周到的計謀、辦法;“長久之計”指長遠的打算;“當務之急”指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材料首先闡述了目前市場營銷中業務洽談出現失敗的情況,接著提出了建議。該建議是針對目前的情況,強調的是時效,因此“當務之急”最符合語境。答案鎖定D。再看第一空!皻в谝坏倍嘀搁L期勞動的成果一下子被毀掉;“功敗垂成”指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遭到了失;“前功盡棄”指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功虧一簣”指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能完成。結合文意,業務洽談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并且曾有機會取得成功,因此D項的“功虧一簣”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D。
40. B。由第二空后面的“誤把魚尾作魚頭”可知,第二空選“迷惑”最恰當。
41. B!扮P除”指根除、徹底消滅;“根除”指徹底鏟除;“清除”指掃除干凈。結合空格處的上下文”根深蒂固“和”連根拔起“,”根除“在語義程度和字面對應上最為恰當。答案鎖定B!鞍殉帧敝笇、控制;”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操縱“指控制、支配;”掌握“指控制、主持。根據語意,B項的“控制”符合語境!靶小敝感媾袥Q,用于法院判決;“宣告”指宣布、告知,強調事情某一階段的結束;“宣布”指有了一定的結論后將其公之于眾;“宣示”指公布、展示。結合語境“中世紀歷史的結束”可知“宣告”最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B。
42. A!百|疑”指提出疑問以求解答;“質詢”指質疑詢問,多用于國家行政活動。文中提及的是名校辦分校這種舉措和各方的態度,不涉及國家行政活動,因此“質疑”較符合語境。答案鎖定A、C!坝忻麩o實”指光有空名,實際上并不是那樣;“名實不符”指名聲和實際不相符,空有虛名;“名存實亡”指名義上還存在,實際上已消亡;“名不副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空有虛名。名校辦分校,各方質疑的是分校是否具有與本校相當的辦學質量,A項的“有名無實”符合語意,而C項的“名存實亡”是說實際上學校已經消亡,不合文意!氨车蓝Y”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不謀而合”指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分道揚鑣”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傲x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各方的希望,而在名校辦分校時各方質疑這個舉措和均衡發展的方向是否相符,因此A項的“背道而馳”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A。
43. D!伴_山采珠”指開挖山脈,找尋寶珠和玉石;“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緣木求魚”指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根據語意,要堅持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相結合,就要既發展經濟又保護環境,發展經濟是目的,離開經濟抓環保就搞錯了方向,達不到目的,因此“緣木求魚”最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帮孁c止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從長計議”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殺雞取卵”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涸澤而漁”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根據文意,離開環保發展經濟,必然無法長遠發展,因此D項的“涸澤而漁”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D。
44. B。先看第一空!耙庀氩坏健敝噶舷氩坏;“猝不及防”指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出其不意”指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動;“措手不及"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崭裥揎椀氖恰皣H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人們無法預料和防備的,因此“猝不及防”最符合語境。第二空!叭毡∥魃健北扔魅艘呀浰ダ匣蚴挛锼「,臨近死亡;“泥沙俱下”多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復雜的成分一同顯現出來;“應聲而下”指一件事務的發生伴隨另一件事務的發生;“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結合文意,2008年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不論原先處于何種地位的房價都同時顯現出低迷狀態,因此用“泥沙俱下”形容此時的房價最恰當。故正確答案為B。
45. D!叭翰呷毫Α敝赴l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取長補短”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集思廣益”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材料中強調的是個人的思考傳于他人,因此四個選項中“集思廣益”最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盁o厭求取”指不厭煩地求;“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予取予求”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后指隨心所欲,任意索取。結合空格上下文,書籍是人類思考的庫藏,讀者可以在庫藏中上對、遠對哲人學者,隨心聆聽、求索知識,因此“予取予求”最符合語境!帮@露”指顯出;“訴談”指訴說;“傾訴”指全部說出,一一訴說;“吐露”指顯露、說出實情或真心話。此空所在的句子說的是讀者可以親自聆聽學者分享其畢生所得,D項的“吐露”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D。
46. C。第一空!爸敢敝钢更c、引導;“引導”指帶領、領路;“指導”指教導、指示引導;“指點”指指示,點撥。結合下文,史學需要關注重大的歷史事變和基本的理論問題,需要哲學在大方向和理論方法上幫助。而“指引”包含了“指點”、“引導”,至此保留“指引”和“指導”兩項,答案鎖定A、C。第二空。根據“堆砌”知強調的是資料數量之“多”,而“以......為"的主體是脫離了哲學的史學,對自身的研究自然抱積極態度,因此“博”比“多”更符合語境的感情色彩。至此答案鎖定C。第三空。將C項的“精”代入句中,符合文意。第四空!耙豢滓娞臁毙稳菘磫栴}的角度單一、范圍狹;“窺斑見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以偏概全”指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以管窺天”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結合本空前一句“見枯木以為樹林”,“枯木”是“偏”,“樹林”是“全”,因此“以偏概全”符合語意。故正確答案為C。
47. A!案敝父、基礎。根據文意,其強調的是文化對于凝聚群體和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根基”的詞義程度最深,最符合語意!懊允А敝竵G失了方向;“失落”指遺失、丟失。結合空格前的“價值取向”可知,丟失的事物關乎方向,因此“迷失”最符合語意。至此答案鎖定A。第三空不好確定。將A項的“內涵”代入句中,符合語意。故正確答案為A。
48. D。從第三個空入手!熬影菜嘉!敝鸽S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有備無患”指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臨陣磨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備;“未雨綢繆”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結合語境,由“拿出措施”可見要做的不是思想上的準備,而是實際的工作;是防患未然,而不是已見成效,因此排除“居安思!焙汀坝袀錈o患”,“未雨綢繆”符合語意!芭R陣磨槍”明顯不符合語意。答案鎖定D。第一空!吧逃憽、“商議”、“商榷”一般用于較正式的場合,“商量”口語色彩較濃。通讀材料,其書面色彩較濃,因此D項的“商榷”符合語境。第三空!爸敺馈敝感⌒闹斏鞯胤纻,其含義是“警惕”和“防備”的綜合,詞義程度比“提防”更重,因此最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D。
49. B。從第二空入手。根據材料“起源”以及第一空的備選詞可知,此處強調的是中國古代貨幣在時間上的存在和影響力,因此“久遠”和“深遠”較符合語境。答案鎖定A、B。第一空!皝児砰L青”指長久不衰;“源遠流長”指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歷史久遠”和“歷史悠久”都強調其存在時間之長。中國古代貨幣帶現在已經不流通使用,因此“亙古長青”不合語意,排除A項。B項的“源遠流長”形容其歷史悠久,符合語意。故正確答案為B。
50. B!澳缃吁唷毙稳萑硕鄵頂D;“萬人空巷”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傾巢而出”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人頭攢動”指人很多,且頻繁地在移動。根據材料“喜氣洋洋”、“歡慶”等詞可知,“萬人空巷”最符合語境!懊钊M生”形容洋溢著美妙的意趣,多指語言、文章或美術作品;“異彩紛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現紛紛呈現;“奇觀異彩”指的是奇特的景觀或表現;“五彩繽紛”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此空形容的是“文藝演出”,因此用“異彩紛呈”最為恰當。此時答案鎖定B!翱诳谙鄠鳌敝覆恢淖,口頭相傳;“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耳聞則通”指聽到了就明白了;“爛熟于心”形容非常熟悉。結合材料“大廳變成了一片歡慶的海洋”可知,出現的樂曲是人們所熟悉的,甚至能一起哼唱的,B項的“耳熟能詳”符合語意。故正確答案為B。
51. C。從第二空入手!皬椫钢g”比喻時間極短暫;“轉瞬之間”非常短暫的一瞬間;“曇花一現”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電光火石”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結合語意,“國人對女足的關注”對于女足來說是一種好事,是一種激勵,因此“曇花一現”最符合語意。答案鎖定C。第一空!暗统薄北扔魇挛锿蚓徛l展階段;“低回”指起伏回旋;“低迷”指低落,多形容形勢、境況;“低落”指向下降,一般指情緒。材料談的是中國女足不受關注的狀況,將C項的“低迷”符合語意。第三空!芭拧、“盛放”都強調開放之盛;“綻放”側重于“綻”——形容花開時由花蕾花瓣緊閉到展開的樣子。此空形容的是“鏗鏘玫瑰”,因此用“綻放”最為恰當。故正確答案為C。
52. C。從第二、三空入手!安绘诒娡敝覆粸楸娙怂欧;“不負眾望”指不辜負大家的期望。作為公益型國企,自然應該不辜負人們的期望,因此第二空應為“不負眾望”,第三空應為“不孚眾望”。答案鎖定C、D。第一空!皼芪挤置鳌北扔鹘缦耷宄蚴欠欠置;“大相徑庭”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遠,很明顯不一樣;“天差地別”形容兩種或多種事物之間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間的距離一樣!安绘诒娡焙汀安回摫娡钡暮x很不相同,但沒達到“天差地別”的程度。因此“迥然不同”更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C。
53. A。先看第二空,“說服”側重于使某人改變原來的想法;“訓練”針對的多為技能,兩者皆不符合句意,排除B、C。第一空,“區分”側重于分辨識別,“鑒別”側重于鑒定真假好壞。句意為少年兒童很難判斷、識別哪些是消極不良作品,故選“區分”更恰當。
54. B。摘自《科學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原文:如果政府的主導和介入過強,就容易模糊甚至打破政府與社會組織的職責邊界,甚至出現政府越俎代庖現象,擠占社會組織自主發展的空間。
55. C。摘自《92.9%受訪者言自己有同輩壓力》 孫時進認為,同輩壓力也會產生一些正面影響。當有同輩壓力時,個人往往會有上進的動力,向比自己更優秀的目標靠近。在這種情況下,同輩壓力會轉化為社會前進的動力。關鍵是,年輕人要有自己的追求,并懂得“適可而止”、“君子喻于義”。
56. C。第一空 脅迫 要挾 挾持他人的自由意志搭配不當 排除 ABD。
57. A。第一空 產生威脅與機會 關注這些才能趨利避害或者未雨綢繆 第二空 應該是對外在環境變化的疏忽。
58. D。 第一空 公共議題 需要我們 休戚與共 或者 守望相助 排除同甘共苦和榮辱與共,第二空 隔岸觀火和置身事外重復 排除 B。
59. A。原文出處《懸空寺贏在“肚大能容”》
60. A。第二空 后面是動作像什么 所以排除悠然自得 B選項 第三空 排除懶惰 貶義詞 排除 疲倦 和后面困倦重復 所以答案只剩A。
61. A。第二空 排除 D選項“干預 ”和后面重復了 ;同時排除 C選項“號令”和后面形成不了并列關系;最后第三空“鞭長莫及”是指距離太遠,不符,排除B。
62. B。原文出處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63. C。文段通過“善于”、“精于”、“長于”表示并列,體現優秀民族心理三個方面的特征,且和前文“優秀品格”、“歷史痼疾”形成對應。一般來說,文中出現三個并列排比時,各自的語義基本不會重復。而A項“去蕪存菁”指除去雜質,保留精華,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語義重復,排除。B項“棄舊圖新”指拋棄舊的,謀求新的,“優秀品格”并非新事物,排除。C項“激濁揚清”比喻清除壞的,表揚好的,用在此處表意恰當,“清”、“濁”分別對應“優秀品格”、“歷史痼疾”,當選。D項“撥亂反正”指治平亂世,恢復正常;現也指糾正錯誤,整頓混亂局面,使之恢復正常,用在此處語義過重,且文段中無“整治混亂局面”的表述,排除。
64. C。本題考查對應關系,橫線處修飾“展示自己的靈魂,捧出自己的內心”,對應前文“必定真誠而大度”,“展示自己的靈魂,捧出自己的內心”對應“真誠而大度”,故所填詞語與“必定”形成對應,“必定”表示必然一定, C項“毫不猶豫”指在處理事情上非常果斷,沒有片刻遲疑,與“必定”對應最為恰當,當選。A項“推心置腹”指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對應的是“捧出自己的心”;B項“開誠布公”指坦白無私,D項“光明磊落”形容人的行為正直坦白,對應的是“展示自己的靈魂”,這三個成語均和“必定”無法形成對應,排除。
65. B。橫線之前的“這”指代前文李氏一官員的做法,根據“在他看來,公與私之間絕對不能混淆”可知,這位官員把一根蠟燭的小事也看的非常重要,B項“小題大做”指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處理,與文段對應恰當。A項“自命清高”指自以為清高,通常主語為人,“這”指代一種做法,與“自命清高”搭配不當,排除;C項“沽名釣譽”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文段沒有體現出不正當的手段,排除;D項“矯枉過正”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文段并未涉及糾正錯誤,排除。
66. A。第一空,搭配“目標”,C項“淡定”、D項“鎮定”均指冷靜、穩定,多形容人處于不慌亂的狀態,與“目標”搭配不當,排除。第二空,“經受……戰勝……”為相同句式構成的并列,橫線處對應“苦難”,語義程度重,A項“磨難”與“苦難”對應恰當,當選。B項“波折”表示波動起伏,比喻事情發展中的曲折變化,語義程度輕,與“苦難”對應不當,排除。
67. C。第一空,根據“清流的浸潤”可知,橫線處表示河床處于缺水的狀態,選項的四個詞語均可形容缺少水分,但A項“干燥”多修飾“氣候”,與“河床”搭配不當,排除。第二空,根據“精神的荒原”可知,橫線處表示有生命在活動,C項“萌動”表示萌生活動,與“生命”搭配恰當,契合文意。B項“覺醒”指醒悟、覺悟,文段表示生命在活動而非醒悟,排除;D項“蘇醒”指從昏迷或沉睡中醒過來,文段并非強調生命在此之前昏迷或沉睡,僅強調活動,排除。
68. D。第一空,橫線處所填詞語搭配“真實空間關系”,A項“模仿”指按照現成的樣子做,與“關系”搭配不當,且3D電視并非模仿“實際景物”的產物,排除。第二空,根據“真實間關系”可知,橫線處所填成語形容“延伸于屏幕的景物”近在手邊,D項“觸手可及”指近在手邊,一伸手就可以接觸到,與前文對應恰當,且體現“震撼效果”,當選。B項“活靈活現”意為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親眼看到一般;C項“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均無法對應“真實空間關系”,排除。
69. C。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并列關聯詞“是……而不是……”可知,前后語義相反,所填成語表示不汲取別人的智慧,且修飾“任性”,C項“剛愎自用”是指完全固執己見不聽取別人的意見,與前文對應恰當,符合語境。A項“泥古不化”比喻拘泥于古代的成規或說法,不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文中并非是古人的說法,而是固執己見,排除;B項“劍走偏鋒”是指尋找新的、不同以往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以求出奇制勝,側重方法奇特而非“任性”,排除;D項“恃才放曠”是指倚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行為不加約束,文中并非強調倚仗才能,排除;炬i定C項。第一空代入驗證,“整合”與“超越左與右,促使社會形成新的共識”對應準確,契合文意。
70. A。第一空,文段首句均論述“講故事”,故橫線處表示講述出品牌所體現出的精神,A項“彰顯”、C項“展示”均表示顯現出來,符合文意。B項“包含”、D項“蘊含”均指內在所包含的,與“講”對應不當,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二空,搭配“講得”,C項“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與“講得”搭配不當,排除。A項“娓娓動聽”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與“講得”搭配恰當,當選。
71. D。第一空,通過“反之”可知,橫線處與前文的“平等、尊重”形成反義并列關系,應體現不平等、不尊重的含義,B項“吹毛求疵”比喻過度挑剔別人的缺點,C項“嘮嘮叨叨”指說話啰嗦,說個沒完,兩者均與“不平等、不尊重”無關,排除。第二空,根據“甚至”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比“極端”程度稍輕,且要體現出“不健康的人格”,D項“偏執”符合文意。A項“平庸”指平常人做著平凡的事,與健康的人格無關,且無法與“極端”構成遞進,排除。
72. C。第一空,根據代詞“這種”可知,橫線處詞語要體現“力不從心”之意,說明法律在面對道德的時候,想做點什么卻力量不夠。C項“左支右絀”和D項“捉襟見肘”均指力量不夠,應付不過來,符合文意。A項“相形見絀”指跟同類相比,顯出不足,與“力不從心”無關,排除。B項“愛莫能助”指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文中并無“同情”的語義,排除。第二空,“社會秩序的大廈是法理與道德共同支撐的”,說明法律和道德共同支撐社會秩序,沒有道德,法律就會孤立無援,對應C項“獨木難支”,比喻單個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符合文意,表意形象。D項“力所不逮”指力量達不到,不能體現“法律與道德”的密切關系,排除。
73. A。本題從第二空入手,根據“需要……更離不開……”可知,對策是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入手,后面強調的是“宏達”,指宏大、宏偉,所以橫線詞語應該表示“微小”的含義,對應A項“具體而微”,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B項“一絲不茍”指做事認真,文段強調的是“小”,而非“認真”,排除;C項“返觀內視”指自我反省,和“專業剖析”搭配不當,且語意不符,排除;D項“條分縷析”形容分析得有條理,很細致,與“剖析”語義重復,且語意不符,排除。第一空代入驗證,“破解問題”搭配恰當,且后文“需要”提出破解問題的對策,符合文意。
74. D。本題從第二空入手,根據“但”表轉折,可知前后語義相反,前面說偶爾裝可愛可讓人顯得童趣,帶來好處,故橫線后應該表達刻意裝可愛帶來的消極影響,D項“適得其反”指恰恰得到與預期相反的結果,符合文意。A項“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費力大,收效小,反義詞是“事半功倍”,不符文意,排除;B項“削足適履”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語意不符,排除;C項“東施效顰”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文段沒有提及“模仿別人”,排除。第一空代入驗證,“放下戒備”搭配恰當,且與后文“愿意與之交朋友”形成對應,當選。
75. C。第一空,橫線處所填詞語用來形容“號召力”。C項“一呼百應”意為一人呼喊,多人響應,強調“號召力”強,契合文意;D項“不令而行” 意為領導者本身的行為正當,即使不以法令約束,人們也會自然而然的效法的行為,走上正道,放在此處用來形容領導者正面的感召力尚可。A項“說一不二”指一個人說話算數,不會改變,強調“信譽”; B項“一言九鼎”指說話有份量,起決定作用,強調人的身份地位重要。A、B兩項均與“感召力”無關,排除。第二空,橫線處所填詞語形容“感染力”,C項“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與“感染力”搭配得當,當選。D項“春風化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與大語境不符,排除。
76. B。第一空,由“之所以…正在于…”可知,后文是對橫線處的解釋說明,故A項“恒久”、B“永恒”均有“長久存在”之意,可與“始終”呼應。第二空,與“良知與渴望”搭配。A項“基本的良知”尚可,但“渴望”意為迫切地希望,與“基本”程度上不符,排除;B項“純粹”指不摻雜質的,可與“良知與渴望”搭配。
77. C。第一空,對應后文的“開始復興”,說明以前不夠興盛,所填詞語與“復興”語義相反。A項“沉默”形容不愛說話、一言不發,通常搭配人,且與是否復興無關,排除。B項“沉淪”指陷入罪惡的、困苦的境界,感情色彩消極,文段并非強調陷入不好的境地,排除。D項“沉凝”意為凝滯,不流動,與文意無關;炬i定C項。第二空、第三空代入驗證,“模擬構架”、“反饋結果”搭配均可。
78. A。本題突破口在第三空,橫線處所填詞語搭配“先賢”且冒號之后的內容對其進行解釋說明,根據冒號后“同樣”可知,索氏與先賢做法趨于一致,A項“翻版”指翻印的版本,強調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符合文意,當選。C項“回響”指聲音一再地發出回聲,常搭配“聲音”,與“先賢”搭配不當,排除;D項“后學”指學問居于人后的學者、讀書人,多作謙詞,用以自稱,與文意不符,排除;B項“傳人”即接班人,后文未體現傳授關系且無法與“同樣”進行對應,排除。前兩空代入驗證,“如出一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對應后文“共同”,符合文意;“勾勒畫卷”搭配得當,當選。
79. C。第一空,根據“絕非……而是……”可知,前后語義相反,根據“小題大做”可知,此處表示筑巢石子的魅力大。B項“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D項“無以復加”表示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達到了極點,用在此處均程度過重,且“無以復加”一般不做定語修飾其他名詞,常見用法為“魅力大到無以復加”,排除B、D兩項。第二空,搭配“價值”,A項“體現”與C項“彰顯”用在此處均可。第三空,修飾“通過建造新居來打敗競爭對手”,“通過建造新居”即采取的方法,此處表示盡力去做,C項“不遺余力”指把全部的力量都使出來不保留,符合語境。A項“千方百計”是指想盡一切辦法,側重方法多,文段僅提到一種方法,排除。
閱讀理解
1. A。題干中第一句講的是防火建筑可能被火勢完全摧毀,第二句講的是因為梁柱的倒坍而遭到破壞,由此可知C項表述錯誤;B、D項說法均顯片面,只有A項是題干論點,故選A。
2. B。本段的最后一段得出了這段話的論點,即B選項為正確答案。A、C、D三選項不過是這段話所陳述的一個事實。
3. D。題干開頭說了將經濟發展納入計劃的優點,然后轉折,重點闡明了將經濟發展完全納入計劃的不現實性。AB項斷章取義,C項題干沒有提到。
4. B。題干中所描述的各種科幻類作品的產生都是由于科學的發展,那么題干所要表達的意思即為科幻小說的發展有賴于科技的進步。故正確答案為 B。
5. C。根據文意,產品價格由成本決定其下限,由市場需求決定其上限,這是價格光譜的兩端,在這一范圍內,產品價格受市場競爭狀況的影響不斷波動。A、D項本身沒有錯,但沒有準確揭示產品價格同成本、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三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B項有違常識,且與文中所述不符。
6. C。文段主要是談論祭祀與當時各種社會關系和觀念之間的關系,A項易混淆,它并不是文獸寸論的主要問題。
7. C。B錯誤,文段提到“裸體”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提倡現代人也應該如此;A錯誤對比論證只是過程,在觀點中不需要表現出來;D錯誤,表述過于寬泛。
8. B。根據第一句話可以知道80%是指超導磁浮列車的實用化程度,所以排除C、D項,另外,有“預計在2010年可望實現實用化”這句話,可知,該項技術還沒有進入實用化階段,可排除A項。只有B項與句子所表達的意思相符,故選B。
9. B。第一句話的意思是中國老百姓無論如何都要供孩子上學。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孩子上學才可能改變個人命運、才可能擁有個人未來:第三句話是將教育改變個人命運、擁有個人未來的意思引申到國家政策的層面,說明教育應該是公益事業;從對這三句話的理解可以看出,整段內容要說明的是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未來,因此,國家應對教育進行投資而不謀利。這段材料并沒有提到教育費錢(A)、教育投資收不回成本(C)、國家應增加教育投資(D)。從整段材料的含義以及“公益事業”這個關鍵句來判斷。正確答案為B。
10. C。劃線句子的關鍵詞一是“也許”,從這個詞我們可以推出作者對此是持否定態度的; 二是“只要”,這就是以義理為借口而忽視材料真實性,故選C項。
11. D。A不是改變“社會環境”而是“自然環境”;B不是“生物”而特指“人類”;C不指“環境對地球上重任的作用”。
12. C!靶螒B”指生物體外部的形狀,此句運用比喻只是說明了病毒的結構,無形態的問題。
13. B。由題干的后半部分可以得知,土壤極易被污染,不易為人們察覺,并且一旦被污染就很難清除,說明這段話強調的是相對于大氣、江河等直觀的環境污染來說,土地污染“更要命”,因此,選項中表明了這層意思的只有B項。
14. D。依題意,因為宗教的統治地位所以意識形態的一切形式包括法學都被合并到神學中,成為神學中的科目,從而失去獨立性,D錯誤,合并使法學的獨立性消失,但法學本身并沒有消失,A、B、C符合文意。
15. B。B項是藏醫的“神秘”之處,以它統攝中國傳統醫學的“神秘”屬以偏概全,故答案選B,A、C、D項對照原文均有依據。
16. B。從“頤和園附近要建的電塔工程”這句話,能判定該電塔工程還沒有正式開工;從“在一片反對的聲浪中”這句話,能判定多數市民維護家園的決心比較強;從“還關系到類似頤和園的眾多風景名勝資源和文物的命運”這句話,可判定受到此種威脅的景點不止是頤和園。綜上所述, A 、 C 、 D 三項都能推論出。而從“在一片反對的聲浪中進入環保聽證程序”這句話,可以推定電塔工程有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決策, B 項陳述與此相反,所以無法推論出。
17. D。由文意可得,由于盲目開采、肆意浪費和污染,使人類可以利用的本來就很少的淡水資源愈來愈少,“變得枯竭”表述不準確,故D項理解錯誤。
18. D。關鍵在于第一句話“社會焦慮突增導致青年社會責任感突減”,也就是說“社會焦慮突增”是原因,而“社會責任感突減”是結果,D選項顯然屬于因果倒置,是典型的偷換邏輯關系題。
19. B。本文主要討論信息社會中的倫理問題。很容易排除ACD。
20. C。題干的重點是說明在手機之間傳播的蠕蟲病毒第一次被編寫出來。A項沒有說明這種病毒在手機之間傳播的特性,B項沒有確切指出“貢獻”的內容,D項也未說明題干所表達的意思,所以不選。
21. D。前兩句通過兩個設問,提出問題,即“為什么領導不愿意當教練”,后面則通過一個并列結構分析指出,一是因為領導時間寶貴,二是因為做“教練”難。用“而”這樣的轉折詞,進一步強調了作者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做“教練”難。所以標題中一定要包含“做教練難”的意思,只有選項D有這樣的表述,因此選D。
22. D。材料用事實證明了濕地對防洪有重要作用.所以正確答案選D 。選項A 主體錯誤,材料的重點不是針對圍湖造田發表看法;選項B 過于絕對化;選項C 太寬泛。
23. D!笆澜缟蠜]有發明家這種職業,也沒有人付給發明家薪水”作為文段關鍵句體現了發明家的權益尚未得到保障,由此可知材料主要想表達的是社會應對發明家提供更多保障。A、B、C皆不符合文意,因此本題應當選擇D。
24. D。理解文段可知作者要談的是城市競爭力,不是要談環境問題。材料中的城市競爭力的高低不僅僅取決于硬環境的好壞,還取決于軟環境的優劣,而軟環境的優劣主要取決于市民的整體素質,這說明提高市民整體素質有助于提高城市競爭力。A、B、C是材料介紹的內容,但不是作者要說明的核心內容,材料強調的是“不僅僅、還……”后面的內容,轉折后面的內容一般是重點內容,同時要注意:最后一句話中的“這一切”指的是城市競爭力和環境(硬環境和軟環境)。
25. A。用排除法。B和D與題意無關,很容易就被排除;C項看起來是符合題意的,但是其表達的意思顯然不能與“去工作而不要以掙錢為目的”相符,因此不能選;本題的意思是教導人們要看到生活中充滿希望的一面,而不要太過在乎負面的影響,從而得到幸福,因此選A。
26. A。A項與材料最后的結論句“結果發現……積極情緒受試者很快做出決定……不容易被其他原因所改變”同義,故正確答案為A。B、C、D項過度引申,不能從原文推知。
27. D。文段中提到“心靈的自我對話本質上不是一種社會現實,西方經典的全部意義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獨”,由此可知“研讀西方經典不是一種社會現實,僅僅是心理的自我對話”,由此可推出D項符合文意。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28. D。文段首句指出了現在電影創作對熱門題材大肆重復利用的不健康狀態,其后內容都在說明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將為國產電影帶來百花齊放的廣闊前景,故文段主要說明的是國產電影應加大對民族文化的挖掘,答案選D。
29. D。文段首先提出了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兩大抓手: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接下來指出了世界發展的現狀,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故接下來作者最有可能論述的是我國應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答案為D。
30. D。解析根據提問知本題為細節判斷題。材料中“穿寬松的衣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用手抓癢”即減少摩擦的建議是針對異反應性濕疹等引起的瘙癢提出的,而不是針對發癢組胺引起的皮膚瘙癢,因此減少摩擦未必有助于抑制組胺活性,D項錯誤。A項可由“但還沒有適合的藥物來治療異反應性濕疹等引起的瘙癢”得出;B項可由“皮膚細胞會釋放出引起紅腫和發癢組胺,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物能治療這類瘙癢”得出;C項正確,材料談到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物能治療皮膚紅腫等皮膚瘙癢,但還沒有適合的藥物來治療異反應性濕疹等引起的瘙癢,由此可知皮膚瘙癢的機理可能不同。故正確答案為D。
31. C?键c隱含主旨題解析根據提問“意在”一詞知本題為隱含主旨題。材料首句即提出觀點——“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學證據與科學觀點的能力至關重要”,接著通過舉例來說明提高的途徑,因此材料要強調的是提高公眾理解科學的途徑,C項正確。A項只是提高理解能力途徑的例子,不是強調的重點;B、D項沒有抓住重點,材料強調的是途徑,而不是目的、意義。故正確答案為C。
32. D。解析根據提問“意在”一詞知本題為隱含主旨題。材料首先提出一些人認為言論自由可以解決思想自由的問題,接著用“實際上”引出自己的觀點——“言論表達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后文通過舉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因此材料要主要強調的是自己的觀點,D項正確。A項錯誤,材料說的是言論自由不一定能帶來思想自由,并未提及思想自由的前提;B、C項不是材料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D。
33. C。根據提問“意在”一詞知本題為隱含主旨題。材料首先闡述經濟危機背景下西方發展模式沒有發揮出優越性,后文“萊茵模式”還有“盎格魯?撇克遜模式”都是舉例對此觀點進行詳細闡述,因此材料主要說明的是西方發展模式開始暴露出弊端,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一味推崇,已經引發了全球反思。也就是說西方發展模式開始走下“神壇”。故C項正確。A項表述偏頗,“有弊端”“引起反思”并不代表“失敗”,且從文段中看到“反思”已經在進行,而不是“應”進行反思,排除A項。B項不是材料的觀點,“過度放縱”是對“西方經濟社會制度”的形容而非對發展模式弊端的描述,排除;D項“過時”推斷過度,且材料闡述的是西方發展模式,而不只是“西方兩種主流發展模式”,排除。因此正確答案為C。
34. D。要分析英國政府養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實質,需分析其改革措施。由題于可知,英國政府的四項改革措施分別為:增加養老保險繳費、推遲退休年齡、改革職業養老金、成立低成本的國家職業儲蓄信托管理養老金。分析可知,增加養老保險繳費、改革職業養老金均能增加養老金收入。而提高退休年齡能減少養老金的支出年限,低成本的國家職業儲蓄信托也能降低其成本,故英國政府養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實質是增加養老金收入并節約開支,正確答案為D。
35. A。材料先提出人和猴子的語言中心是相似的,接著用“或許”提出應該重審二者的語言起源,后文通過新研究的發現來論證以前低估了人類大腦與猴子大腦的相似度,并在最后重申重審的觀點,由此可知材料強調的是猴子和人類語言起源的關系比以前估計的要密切。A項正確。B項“遠遠”過度推斷,且“人類大腦與猴子大腦的相似度”不是材料的論述重點;C項沒有抓住論述主體“猴子和人類語言的起源”;D項不是材料的觀點,只是科學家一直認為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A。
36. A?键c態度理解題解析本題為態度理解題。材料首先提出團購行業有“病入膏盲”之憂,接著希望優勝劣汰原則能促進該行業的競爭和發展,最后提出發展的建議和忠告?梢娮髡邔Α皥F購”有批評、分析、忠告的態度,但并沒有體現出積極期待的態度,因此正確答案為A。
37. C。材料首先講述五世紀初漢字出現在日本文字中,接著寫漢字在日本語音和文字中的逐步影響并最終固定下來,最后點出日本文字中的簡體漢字數目之多。因此,材料強調的是漢字自出現在日本漢字后對日本文字的逐步影響,C項正確。A、D項錯誤,材料論述的主體是漢字;B項表述不準確,材料闡述的是對日本文字的影響,而非日本。故正確答案為C。
38. D。材料通過列舉網絡影評“突破時空界限而體現出開放、互動、便捷的特征……”等一系列不同于傳統影評的優勢,說明了網絡影評興起并蓬勃發展的原因。故選D。
39. D。材料提到新興產業物聯網發展較快,其市場前景將遠遠超過計算機等市場,但并不能由此得出這個產業將發展成為未來我國的支柱產業的結論,D不符合。A項可由”我國2015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市場前景將遠遠超過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市場“得出;B項可由材料第一、二句得出;C項可由材料第二句得出。故正確答案為D。
40. B。材料首先提出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后文都是對這個觀點的詳細闡釋——危害大的原因在于細顆粒物能進入人體器官和血液,因此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陰霾天氣中細顆粒物的危害,B項正確。A項”重金屬“和D項”致病機理“不是材料論述重點;C項是材料闡釋觀點的論據,沒有抓住論述重點。故正確答案為B。
41. B。由“微博注冊的方式很簡單……”和“只要使用者會電腦打字或者發手機短信,便可以將自己的情感以簡短快捷的形式發布出去”可知,微博使用門檻低、信息發布簡便易行,排除A項。由“只需撰寫只言片語,便可宣泄情感”可知,使用者可以借助微博宣泄自己的情感,排除C項。由“微博的界面設置方式使得信息瀏覽也變得更加方便”可知,微博界面的設置便于使用者瀏覽信息,排除D項。材料提到“微博更符合人們快速閱讀的需求”,B項偷換概念,將“快速閱讀”偷換為“閱讀”,不正確。故選B。
42. A。文段圍繞“海洋石油開發”展開,首句說明了其污染表現,第二、三句說明了其危害對象,最后一句指出要提高其開發者的環保意識。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43. B。淪為行政支配形式的是“科學” ,而非“工具理性” ,故B項正確。
44. C。由“如果你愿意,可以說,藝術的生活只受到歷史的促進和指導,即促進和指導藝術生活的是歷史過程中心靈的復雜運動”一句可以看出,題干的本意是“這種概念的批評”認為藝術的生活只受到歷史的促進和指導。選項A由“這種概念的批評表現得像是地方行政官和法官”可以得出。選項B由“這種概念認為批評的責任不是促進和指導藝術的生活”可以得出。從“而僅僅在已經產生的藝術中區分美與丑,以完全嚴謹的見解嚴肅地肯定美的,否定丑的”可以看出D項也符合文義。故正確答案為c。
45. C。文段中只提及了中國,也并未將中國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所以無法得出中國航天科技水平已經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的結論。故C項正確。
46. D。文中雖然提到“少部分早期白話詩人則熱衷于向民間歌謠傳統的吸取與借鑒”,但并不能說明已經形成了“現實主義新詩傳統”。故D為正確選項。
47. C。文段關鍵詞在“所以”、“我覺得”,轉折之后就是真實意思表達,微軟“應該”……而“不應該”……“技術壟斷適得其反”均表達了對微軟公司“用損害用戶利益的措施來保護知識產權”的行為(即技術壟斷行為)不滿,進而提出了委婉批評。故正確答案為C。
48. D。文段的關鍵句是“全球發生溫度激增的時間可能比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要早”?梢酝浦@個文段的核心內容是介紹地球氣溫上身的速度是超出人們預料的,正確答案選D。溫室效應早已成為人類共識,排除A項。問短強調的是地球溫度上升速度之快,而不是人們的接受與否,排除B項。C項是文段所要表達的內容之一,擔不是重點,排除。
49. C。文段中有關鍵詞“目前,...但...”,可知目前貨幣信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一旦地方財政出現困難,無疑將影響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倍捎阢y行對地方政府未來的可支配財力、隱性負債等難以準確把握,這些風險都是銀行難以預知的,所以貨幣信貸要注重防范風險,正確答案選C。
50. A。由最后一句話“后經證實,今年高考上海語文考試作文題...”可知權威信息并沒有不透明,排除B項。合法合理的競爭是沒有異議的,也不會導致失實報道,排除C項。媒體紛紛轉載失實信息,有記者的責任,也有網絡監管不力的原因,相比個人因素,制度的因素更重要,排除D,正確答案為A。
51. A。由“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在于第二個理由:該校舍在“5.12”地震中未有絲毫損傷”可知建筑的意義在于對生命的關懷與尊重,文段并未對建筑的丑陋、邪惡展開論述。故A為正確答案。
52. C!暗卣饘W家正在發布一個新的警告,那就是,為這項工作籌集資金相當困難!笔俏亩侮P鍵所在,由其可知,地震研究人員對地震預測前景持憂慮的態度。故正確答案選C。
53. D。前面是文藝和批評一同前進,后面反面論證,結果自然是相反的,一同倒退。
54. B。后面說浸淫在其中的高管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受。
55. B。轉折結構轉折之后說每一個個體都是中國夢的主體。
56. B。傳統美德是醫治時代病的良藥解析:尾句點明中心,同義轉換之后可得答案。
57. D。其他三項都能從文章中直接得出,D選項無中生有。
58. A。應周密考慮與有效設計,協調個人權利與公共空間秩序解析:強調這兩者的關系既要保證個人權利的行使,又要維持公共秩序。
59. D。尾句揭示道理敵人把你變成討厭的樣子所以不要和敵人比誰更低劣。
60. B。不同的文化造成母親在中西方男人心中的情感地位存在差異。
61. D。跟隨著戰略最終扼殺競爭壓制創新所以呼吁保護創新精神的土壤。
62. A。細節理解題。B:無中生有。原文僅說“這種繩圈格馬鐙的圖像市場出現在滇國的青銅器上”。C:原文“這些陶俑的馬鐙僅出現在左側,而右側沒有”,曲解文意。D原文:它使人們上馬和騎馬乘時有了一個很好的著力點。部分不全。曲解文意。
63. C。原文未體現幽默是演講評判的標準。
64. C。文中提到試錯是重要途徑,踩著錯誤向上攀登的過程,同義轉換可得答案。
65. C。否則有可能泯滅正義。前面說現在的作品含有各種權術,后提出文學應該與正義聯盟。
66. C。分析可知,美國單親家庭數量增加75%以上,故A項“離婚率一度高達75%”的說法有誤,排除。文段并沒有比較中美婦女的再婚率,B項無中生有,排除。由文段尾句可知C項正確。文段只說以婦女為主的單親家庭約占19%,由此不能得出“以婦女為戶主的家庭占家庭總數的19%”,D項屬妄加推測,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67. A。剛好和原文相反,原文說我們不能苛求法官對同一事實形成完全相同的觀點。
68. B。文段是遞進結構,先說嚴管重罰取得了成效,接下來轉折認為中國式過馬路成因復雜不能解決。
69. D。有了激情浪漫.多愁善感的詩人的氣質和情懷,才能做到“詩意地“生活。解析:這是海德格爾的觀點作者援引之后并不贊同,認為其空泛。
70. B。宇宙視野能使我們心胸開闊。解析:轉折結構然而之后說宇宙的無窮奧秘使得我們的各種主義難以維持。
71. A。文段開篇交代互聯網受到詩人青睞的原因,接下來指出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詩人有了盡情展現的平臺,讀 者有了立體可感的詩歌體驗及各種詩歌平臺,并指出在這種影響下詩歌不僅僅是精神生活的配飾。故文段重點 強調互聯網對于詩歌的重要作用,對應 A 項。B 項,“詩歌平臺”僅為互聯網對詩歌產生影響的其中一個方面,表述片面,且“推介模式”為每晚一首 詩,并非文段論述重點,排除;C 項“大眾”、D 項“日常生活”均非文段的重點,文段強調的是互聯網對詩歌的影響,排除。
72. D。文段開篇指出農業可能并非人們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而是人口與環境關系失衡以及土地載能接近極限的一種反映,即說明農業并非人們的主動選擇,接下來通過“養殖”這種農業生產方式的產生進行舉例論證,故 文段為觀點+解釋說明結構,重點強調的是農業生產是人類被迫的一種無奈選擇,對應 D 項。A 項,“自然資源接近枯竭”表述錯誤,文段僅指出“自然資源日益減少”,與文意不符,排除;B 項,“土地無法承載人類生活”表述過于絕對,且文段的主題詞為“農業”而非“土地”,排除; C 項,“養殖業”為舉例論證的表述,非重點,排除。
73. C。文段開篇指出“學術資源是一種權益”,接下來通過轉折關聯詞“然而”重點強調“學術資源更有公共屬 性”,并從“接受納稅人的研究者”角度論述其公共屬性。文段尾句出現結論詞“因此”總結前文,重點強調 學術資源在尊重權益的前提下,要增強其公共性、公益性,故文段的重點對應 C 項。A 項,“知識產權保護推動了現代學術發展”對應文段首句的表述,為轉折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B 項,“逐步增強”無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且“開放性”和“公共性”不是一個概念,排除;D 項,“讓渡權益”無中生有,且文段并非重點論述“學術資源擁有者的做法”,偏離文段重點,排除。
74. C。文段開篇指出石油的重要性,隨后交代當下存在的問題,即石油開采困難,存在枯竭的可能。后文通過轉 折關聯詞“但”引出重點,強調科技發展對開采石油的積極作用,對應 C 項。A 項,“勘探技術”僅是科技發展的一個方面,范圍縮小,且“提高產量”表述片面,文段還提到發現了 很多新的大油田,排除;B 項,未提及“科技發展”這一核心話題,且“杞人憂天”程度過重,排除;D 項,“爆發式增長”程度過重,文段僅表述“越來越多”,且未提及文段的核心話題“科技發展”,排除。
75. C。文段首句提出近年來對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古代文化的研究吸引了各國學者的注意,隨后介紹由于云南與中南半島的接壤最長,所以學者們關注焦點也放在了云南,發現與東南亞文化的相似之處很多,而尾句通過“不 過”轉折引出文段重點,在審查云南與東南亞文化關系的來龍去脈時,發現四川才是古代東南亞文化的發源地, 故文段的重點對應 C 項。A 項“云南”并非文段論述的重點,且文段論述的是古代東南亞文化,而非“國家關系”,排除; B 項對應首句背景引入的內容,非文段重點,排除;D 項“需要開啟新的視角”無中生有,且沒有提到“四川”這一話題,偏離中心,排除; 。
76. D。文段首句以“美國 F-117”為例引出隱形武器,接著說明隱形武器是世界武器發展的趨勢,介紹完背景之后,強調中國隱形武器目前的成就,新列裝的武器裝備均有隱形的性能,并對隱形武器的性能進行了具體解釋。 所以文段主要介紹了中國發展隱形武器的背景及取得的成績,對應 D 項。A 項,缺少主題詞“隱形武器”,且表述不明確,排除;B 項,是文段中的背景介紹,非重點,且未提到文段主題詞“隱性武器”,排除; C 項,對應文段尾句解釋說明部分,非重點,排除;
77. A。橫線出現在文段中間,需要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橫線上文先指出核聚變能夠提供清潔能源,但是一直面 臨挑戰,說明核聚變存在問題,橫線下文指出“美國科學家實現了‘產出超出消耗’的核聚變反應”,即美國 科學家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橫線處應該指出核聚變的問題所在,根據后文實驗帶來的結果“所釋放的能量超 過引發核聚變消耗的燃料”可知,問題應該是“核聚變消耗的能量超過了所釋放的能量”,對應 A 項“引發核 聚變所需的能量超過最后產生的能量”。B 項“巨額成本”、C 項“核反應堆的建設方案”、D 項“所需的燃料并不想之前設想的那樣容易獲取”均 無中生有,文段討論的是核聚變能量產出和消耗的問題,而非巨額成本、建設方案和如何獲取燃料,排除。
78. B。文段開篇指出國家是用邊界圍起來的政治實體,接著通過轉折關聯詞“但”指出這不是國家的本質,并通 過程度詞“真正”強調文段重點,即國家的本質是國民形成的“凝聚力”,即“國家意識”,最后通過正反面 論證進一步解釋說明。所以整個文段的重點是強調國家的本質是國家意識,對應 B 項。A 項“國家的邊界意識”在轉折之前,非重點,排除;C 項“國家認同的作用”無中生有,文段沒有提及, 排除;D 項“國家意識的內涵”非重點,文段重在強調國家意識是國家的本質所在,而非介紹其內涵,排除。
79. C。所填句子為文段尾句,是對整個文段進行總結。文段開篇指出,捕撈技術和設備的升級可能會導致全球漁 業枯竭,隨后介紹中國雖然海產品產量大,但人們主要食用的還是淡水魚,而淡水受到了污染使得人們加大對 海產品的食用量。所以要解決海洋捕撈問題,應該保證人們繼續食用淡水魚類,而讓人們食用淡水魚類的有效 措施即是保障淡水不受到污染,保障淡水領域的食品安全,對應 C 項。A 項“飲食觀念”概念過大,不能對應文段中的淡水產品,排除;B 項與文意相悖,文段倡導減少海產品需 求,排除;D 項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夠具體明確,沒有針對淡水領域,排除。
80. B。文段為分總結構,文段首先指出“文學經典對于一個民族及其文化的繁榮昌盛至關重要”,然后從“情感 紐帶”和“文化品牌”兩個方面進行具體解釋說明,最后通過程度詞“正是”再次強調文化經典的重要性,最 后得出結論國際社會將傳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經典作為重大戰略,所以文段重在強調要傳承和弘揚文化經典, 對應 B 項“文化經典的傳承和弘揚應成為國家的文化戰略”。A 項“承載了價值觀和道德理想”對應解釋說明的內容,非重點,且僅僅對應其中一個方面,表述片面,排除;C 項在結論之前,非文段重點,文段的重點是傳承和弘揚文化經典,排除;D 項“集體記憶”對應解釋說 明的內容,且“文化經典是集體記憶”表述不當,文段說的是文化經典是維系集體記憶的感情紐帶,排除。
81. B。文段為并列層次,文段第一層說明“公元前”時期,古希臘和古中國已經有學者注意到地理環境對人類文 明的影響;文段第二層說明 18 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界 “普遍重視”地理的作用,并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 具有“重要影響”;文段第三層說明 20 世紀中國學術界已經認識到“地理與文明之關系”,尾句中的“廣泛討論”和“蔚然成風”補充說明了上述認識具有普遍性。文段通過三個并列層次共同說明了從公元前到 20 世紀以 來,各國學者認為地理環境對文明影響重大,并且這一認識具有普遍性。對應 B 項。A 項,“地理史觀”只是 對應文段尾句,表述片面,排除;C 項,“孟德斯鳩”的影響只對應了文段后兩個分句的內容,表述片面,排 除;D 項,對策無中生有,文段強調“地理與文明之間的關系”而并非“自然地理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排除。
82. C。文段首先說明“端午節”的重要意義,即“端午節”具有“濃郁”歷史氣息、“厚重”情懷和“深刻”內 涵,即端午節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然后,文段通過“也由此”引出結論,轉折后提出觀點“端午節的肅穆價 值不能抹掉,你我心中的敬畏不能消退,對歷史和文化的尊崇更不能拋棄!,即“對于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 的端午節我們應深入發掘端午節濃厚的其文化內涵”。對應 C 項。A 項,“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范圍擴大,本 文核心為“端午節”而非所有的“傳統節日”,排除;B 項,未出現核心詞“端午節”且對策無中生有,排除; D 項,“延續自身文化的自覺性”對應轉折前的內容,非重點且未出現核心詞“端午節”,排除。
83. C。文段首先指出農業發展快,然后分析其原因,在于人口的快速繁殖,之后論述農業發展與人口增長的關系, 二者共同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巴瑯印北硎静⒘,隨后介紹農業的出現難以避免地伴隨環境破壞。然后從時間 的角度進行分析:農業出現之前,人類社會“落后而平和”,農業出現后,文明和社會發展的同時伴隨著環境 破壞的加劇,人類在“幸福與痛苦”的矛盾中不斷進步。故文段為分總結構,指出農業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導 致環境破壞。C 項“幸福與痛苦”分別對應了農業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對文段的高度概括,符合文意。A 項,“農業與環境”只對應了分述部分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B 項,“農業與人口”之對應分述部 分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D 項,只介紹了農業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好處,文段還論述農業導致環境破壞 這一壞處,表述片面,排除。
84. D。文段首先介紹當前的機器換人熱潮對就業還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并且可能衍生更多就業機會!暗恰 表轉折指出,不能就此認為機器換人不會影響就業,接下來進行進一步分析,一些從事特定工作的員工可能會 出局。尾句提出對策,即我們在結構改革中,不能放棄傳統制造業,同時應發展現代服務業,以便增加就業機 會,緩解機器換人可能會導致的就業壓力。D 項“采取措施緩解機器人對就業的沖擊”符合文段中心,當選。 A 項,為對策的意義、效果,非重點,排除;B 項,文段重點在于對策,即結構改革中如何緩解機器換人導致的就業壓力,而非如何對機器換人熱潮進行評估,排除;C 項,為轉折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85. C。文段首先指出中華文化能夠消化外來文化,并舉了佛教的例子,接著分析原因,指出是因為中華文化始終 保持自己的主體性。之后通過轉折關聯詞“然而”引導兩個分句,指出近現代以來一些人對文化的認識存在不 平衡,尾句通過“這”總結前文,指出在教育中存在問題,即對中華文化關注不夠,西方文化比重過大。故應 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對策,即應發揮中華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對應 C 項,且“主體作用”與前文中華文化保持 自己的“主體性”對應,當選。A 項,對應文段中兩個不平衡的內容,非重點,排除;B 項“當代教育”縮小范圍,且沒有體現出中華文化 的主體性,排除;D 項,“文化交流”非重點,文段重點在于指出教育中的問題,排除。
86. D。接語選擇題,重點關注文段尾句。文段開篇指出在中國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低,接著具體論述“唐代…… 明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遷,“盡管如此”承接上文,隨后指出“吃”成為揚州富商的斗富機會,尾句“于 是”表示總結,繼續闡述“揚州富商”在“吃”方面的情況,故 D 項“揚州富商”、“吃文化”與尾句話題銜 接緊密,當選。A、B 兩項未提及尾句核心話題“揚州富商”,排除。C 項“歷史變遷”為前文已論述的內容,后文不可能 再論述,排除。
87. B。文段開篇介紹在新媒體時代,開展公共外交,需要更多政府以外的力量,接著指出“大數據”對公共外交 的兩方面重要作用,即“提供了平臺又提升了外交能力”,后文“博客、微博、微信”為“大數據”的表現形 式,具體論述了大數據發揮出的平臺作用,后文“大數據可以不同群體的喜好、思維方式、價值傾向等為參照 系”,具體論述了大數據提高外交能力方面的作用,故文段為總-分結構,強調“大數據”對“公共外交”的重 要作用,對應 B 項。A 項未提及主題詞“大數據”,且“新特點”表述不明確,排除。C 項“社會力量”對應首句“調動各團體 和廣大民眾……”,未體現出文段重點“大數據”,排除。D 項“信息技術”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文段重點強 調“大數據”,擴大概念,排除。
88. D 文段首先介紹新技術發展給“閱讀”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這一情況,接下來指出現代人面臨的問題,即由“同時”連接的兩個方面,“如何避免過度碎片化的快餐式閱讀”和“如何打通傳統閱讀和新媒體閱讀之間的 文化隔膜”,這兩者即為新媒體時代下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文段重點所在,對應選項,D 項中的“挑戰”全面 概況了這兩個方面,當選。A 項“差異”為“如何避免過度……”之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B 項,對應 “避免過度碎片化的快餐 式閱讀”,為文段中“同時”之前的內容,表述片面,排除;C 項,對應 “打通傳統閱讀和新媒體閱讀之間的 文化隔膜”,為“同時”之后的內容,表述片面,排除。
資料分析1
1.A。由題意可得:2005年6月的總保費收入為229+1802+678=2709(萬元),2004年6月的總保費收入為193+1595+586=2374(萬元)。故2005年6月的總保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09-2374)/2374×100%≈14.1%。
2.B。由圖可得: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1802/2709×l00%≈66.5%,2003年同期為1504/2l54×100%≈69.8%,故2005年比2003年約減少了3個百分點。
3.A。由圖中數據計算可得:2004年6月財產險保費收入比同期約增長23%,2004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比同期約增長6%,2005年6月財產險保費收入比同期約增長16%,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比同期約增長13%。故選A項。
4.C。由圖中數據可得:2002年的財產險比重約為26%,2002年的人身險比重約為68%,2002年的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的比重約為5%。2003年的財產險比重約為22%,2003年的人身險比重約為70%,2003年的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的比重約為8%。對比可得,正確答案為C項。
5.B。由圖中數據可得,人們對人身險的投人比對財產險、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的投入要高,故[3]是正確的。從圖中不能看出人們理財意識不斷增強和該市人均收入有較大增長,故B項正確。
資料分析2
1.C本題答案可直接從表中看出,正確答案為C項。
2.A上海市的人身險所占的比例約為243.88/3424.17×100%≈7.12%,正確答案應為A項。
3.D人身險占該省市保費收入5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重慶、貴州、甘肅、青海、新疆、大連15個省市。
4.D保險密度即表示的是人均保費,那么河南的人口數量約為213.55/218.62≈0.9768億人=9768萬人。
5.B山西財險占該省保費收入比例為:88.99/121.8×100%≈73.1%;河南財險占該省保費收入比例為:175.52/213.55×100%≈82.2%;湖南財險占該省保費收入比例為:97.63/127.17×100%≈76.8%;青海財險占該省保費收入比例為:3.55/7.85×100%≈45.2%。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資料分析3
1、A。[(24.7+21.9+20.3+20.4+19.8)-(8.8+6.9+7.1+7.3+7.3)]÷5
=[(24+21+20.3+20.4+19)-(8+6+7+7+7)]÷5
=[(24+20+20.3+20.4+20)-(7+7+7+7+7)]÷5
=[104.7-35]÷5=69.7÷5=13.94
結合選項,選擇A
2、D。A00級型車增長率40%以上,遠遠超過其它型車。
3、B。A選項:有波動,并非逐年減少,錯誤;
B選項:從材料中數據可知其變化幅度最小,正確;
C選項:2001年就沒有2倍,錯誤;
D選項:材料中給的是份額,不是銷售量,錯誤。
4、C。[(52.4-48.9)÷48.9]÷[(20.2-17.4)÷20.2]=(3.5×20.2)÷(2.8×48.9)≈(3.5×20)÷(2.8×50)=0.5,選擇C
5、C。注意到,2003年的比值24.5÷2.7>9,而2007年的比值20.4÷3.7<6,說明比值的最大、最小值之差肯定在3以上,選擇C。
資料分析4
1、2001年底,我國民營企業的總戶數約比2000年底增長了:26.68/(202.85-26.68)×100%≈15.14。故答案為A。
2、根據2001年,新開業民營企業“雇工人數503.91萬人,增長13.57%”,通過計算:503.91÷(1+13.57%)=443.7萬人。故答案為A。
3、在第三段可以直接找到答案,江蘇省、廣東省和浙江省的民營企業戶數超過20萬戶。故答案為B。
4、根據“2001年,注冊資本18212.24億元,我國民營企業已達202.85萬戶”?傻2001年底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約為18212.2%÷202.85=89.78萬元。2001年底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89.78萬元與1989年平均注冊資本9萬元之比為89.78/9=9.98,選項B最接近。故答案為B。
5、 2001年底投資者人數460.83萬人,比2000年底增加65.49萬人,則460.83-65.49=395.34萬人,A說法正確;2001年底,我國民營企業202.85萬戶,江蘇省22.55萬戶,廣東省21.1萬戶,則(22.55+21.1)÷202.85>(21+21)÷210=20%,B說法正確。從地區分布情況看,東部地區共有民營企業138.79萬戶,占民營企業總戶數的68.42%,比上年減少0.04個百分點”,雖然比重有所減少,但是考慮到2001年民營企業增長了15.14%,所以2001年底東部地區的民營企業戶數與2000年底肯定是增加的,所以C錯誤;2001年,實現銷售總額11484.24億元,比上年增加1600.18億元,很明顯2000年不足10000億,D說法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
資料分析5
1.B.2010年上半年,全國原油產量為9848萬噸,同比增長5.3%,而2009年上半年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1%,則2010年上半年比2008年同期的增長率應略小于5.3%,結合選項只有B項4.2%相符。
2.B。10963/(1+12.5%)≈9745(萬噸),10963-9745=1218(萬噸)。
3.D。2010年6月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75.28,回落了1.75,則5月份布倫特
原油平均價格為:75.28+1.75=77.03(美元)。
4.A。2009年1-5月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的利潤為:1319/(1+1.67)≈494(億元)石化行業的利潤為:1645/(1+76.4%)≈933(億元);比重為 494/933×100%≈53%。
5.B。2009年上半年,全國原油進口量 11797/(1+30.2%)≈9061(萬噸),原油產量9848/(1+5.3%)≈9352 (萬噸),故產量高于進口量,A項錯誤;2009年上半年,汽油產量同比增長率為6%+7.9%=13.9%,柴油產量同比增長率為28.1%-15.8%=12.3%,13.9%>12.3%,B項正確;C項無法從原文中推出;2009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0.8%-3.2%=7.6%,D項錯誤。故答案為B。
資料分析6
1.A.解析:B項,由圖表可知2010年分月零售額增幅最大的是2月份的21.7%,錯誤。 C項,2010年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為5416.6+417.3=5833.9億元,2010年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為857.9+6790.6>7000,前者小于后者,錯誤。 D項,2009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1118.1/(1+18.3%)≈945.1億元,錯誤。綜上,排除其他3項,選A。
2.B.解析:2010年該省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企業零售額為6790.6億元,相比2009年同期增幅為18.7%,故2009年該省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企業零售額為6790.6÷(1+18.7%)>6000÷1.2=5000億元,只有B項滿足條件。
3.B.解析:2010年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2010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010年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416.6+417.3=5833.9億元; 2010年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2010年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010年限額以下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790.6+857.9=7648.5億元。 2010年限額以上企業和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差值=7648.5-5833.9=1814.6億元。 2009年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2010年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1+27.4%)=5833.9/(1+27.4%)億元; 2009年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2010年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1+12.8%)=7648/(1+12.8%)億元。 2009年限額以上企業和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差值=7648/(1+12.8%)-5833.9/(1+27.4%)=7650×8/9-5800×4/5=2160億元。 2009年比2010年多2160-1814.6=345.4億元,最接近的選項為B。
4.B解析:根據條形圖可知,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2.7+1175.7+1001.6+1022.2+1118.1+1033.1+1048.7+1054.7+1148.4+1232.4+1193.6+1321.2,運用尾數法可知結果的尾數為“4”,答案選B。另解,此題可直接根據扇形圖進行計算,2010年該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17.3+857.9+5416.6+6790.6=13482.4億元。
5.D.解析:A項,由條形圖可知,2010年12個月中零售額增幅最小的是1月份的14.4%。A項說法正確。 B項,由條形圖可知,2010年3月份對應的條形長度最短,故3月份的零售額在12個月中是最少的。B項說法正確。 C項,批發零售業零售額為限額以上和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企業零售額之和,從扇形圖可以看出,僅僅就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企業的零售額所對應的圓心角略大于180°,故2010年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一定超過50%。C項說法正確。 D項,由C項解析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企業的零售額所對應的圓心角略大于180°可知,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一定小于50%。D項說法錯誤。綜上,選擇D。
資料分析7
1、B。由題干“2013年……總額約為……億元”,而且材料給出的時間為2014年,可判定此題為基期計算問題。定位文字第一段,可知2014年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78.6億元,增長率為13.5%,代入基期計算公式,=178.6/(1+13.5%)=157億元,與B項最接近。
2、C。由題干“與2009年相比,2014年……增量最接近”,可判定此題為增長量計算問題。定位圖表可得,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31.34億元,增長率為18.45%,代入基期計算公式,=131.34/(1+18.45%)=111億元,則增長量=261.38-111=150.38億元,與C項最接近。
3、A。由題干“同比增量的變化趨勢”,可判定此題為增長量比較問題。定位圖表,可得2010-2014年歷年零售總額數據,根據增長量公式可得:
2011年=157.61-131.34=26.27;
2012年=182.82-157.61=25.21;
2013年=230.90-182.82=48.08;
2014年=261.38-230.90=30.48。
觀察數據可知,2013年(第三年)增量最高,2014年比2011和2012年都高,排除C、D項;2011和2012年很接近,但2011年要比2012年高,所以排除B項。
4、D。由題干“上漲幅度從高到低排列”,而且在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出對應上漲幅度數據,可判定此題為簡單計算中的排序類題目。定位第二段文字材料,衣著類(4.4%)、居住類(1.5%)、食品類(0.6%)、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1.1%),D項的排序符合從高到低的要求。
5、C。A項,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知批發業銷售額增長率a=1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b=13.2%,根據兩期比重差公式(A/B)*((a-b)/(1+a)),因為a>b,故比重上升,2014年比重高于上年水平,錯誤;B項,定位圖表,根據折線圖和數據標簽可知,2010年-2014年,只有2010、2012、2014這3年的增長率慢于20%,錯誤;C項,定位圖表,2013年和2014年的總額之和為261.38+230.90=490億元,前三年之和為131.34+157.61+182.82=470億元,490>470,正確;D項,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可知2014年煙酒類消費品價格增速為0.6%,而居民消費總水平增速為1.3%,前者慢于后者,錯誤。
資料分析8
1、B.由題干“2014年……占……”,結合材料所給年份是2014年,可判定該題是現期比重問題。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2014年新增各類金融單位96家,其中貨幣金融服務單位37家”,可得比重=37/96=38.5%(三成多)。
2、A.題目所求“2014年間,……存貸款差增加了或者減少了……”,即2014年和2013年的存貸款之差。假設14年存貸款之差為A-B,且14年存款增量為a,貸款增量為b,則13年存貸款之差為(A-a)-(B-b),則2014年和2013年的存貸款之差為(A-B)-[(A-a)-(B-b)]=a-b,即增長量之差。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2014年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比年初增加4612.96億元;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3424.23億元”,所以2014年間上海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差=4612.96-3424.23=1200億元,所以增加了1千多億元。
3、C。由題干“2014年……比2013年增加……萬億元”,可判定該題為增長量計算問題。定位文字材料最后一段,“2014年股票成交金額37.72萬億元,增長63.8%”,所以2014年上海市股票成交金額比2013年增加15萬億元。
4、A。由題干“2014年……同比增量最高的是……”,可判定該題是增長量比較問題。定位文字材料最后一段,“上海證券交易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128.15萬億元,增長48.1%,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164.02萬億元,增長16.3%,上海黃金交易所總成交金額6.51萬億元,增長24.7%,上海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126.47萬億元,增長4.7%”,可得201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交金額同比增量=128.15/(1+48.5%)*48.5%=128.15/3=42.7萬億元;2014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成交金額同比增量=164.02/(1+16.3%)*16.3%=164.02/7=23.4萬億元;2014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成交金額同比增量=6.51/(1+24.7%)*24.7%=6.51/5=1.3萬億元;2014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同比增量億元,所以201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交金額同比增量最高。
5、C。A項: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14年,上海市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268.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所以2013年上海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268.43/(1+14%)=2867<3000億元,錯誤;
B項:定位文字材料最后一段,上海證券交易所各類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增長b=48.1%,股票成交金額增長a=63.8%,a>b則比重上升,故2014年股票成交金額占比>2013年股票成交金額占比,錯誤;
C項: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貨幣金融服務單位601家,資本市場服務單位292家,所以601*(1/2)=300.5>292,所以2014年末上海市資本市場服務單位數量不到貨幣金融服務單位數量的一半,正確;
D項:定位文字材料最后一段,2014年間上海市銀行間市場月均成交金額=(361.51/12)<(372/12)=31萬億元,所以2014年間上海市銀行間市場月均成交金額低于31萬億元,錯誤。
資料分析9
1、B由題干“2012年……占……比重”,可知本題為現期比重問題。定位表格材料可知,2012年進口數量最高的商品為鐵礦砂及其精礦(74355萬噸)。定位文字和表格材料可知,2012年全年貨物進口總額為18178億美元,鐵礦砂及其精礦的進口金額為956億美元,故所求比重為:956/18178=5%。
2、C由題干“2012年……都比去年增長”可知本題為直接找數問題。數值比去年增長,即增長率大于0,定位表格材料可知,2012年我國進出口數量和金額的增長率都大于0的有: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食用植物油、氧化鋁、煤(包括褐煤)、原油、未鍛造的銅及銅材,共7種。
3、A由題干“2012年我國貿易順逆關系與上年不同”可知本題為基期和差問題。定位表格材料,貿易順逆關系與上年不同,即為一年是順差、一年是逆差。逐項驗證答案:
東盟:2012年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為:2043、1958,出口額>進口額,為貿易順差;
2011年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為:2043/(1+20.1%)=1700、1958/(1+1.5%)=1900,出口額<進口額,為貿易逆差,故東盟兩年的貿易順逆差關系不同。A項滿足題意,無需驗證剩余選項。
4、C由題干“2012年……是……的多少倍”可知本題為現期倍數問題。定位表格材料可知,進出口貿易額最高的地區是歐盟:3340+2121+5461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額最低的國家是印度:477+188=665億美元,故所求倍數為:5461/665=8.2倍。
5、D。A項:2012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額為:20489-18178=2311億美元;2011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額為:20489/(1+7.9%)-18178/(1+4.3%)=19000-17400=1600億美元,2311>1600,則2012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額高于上年水平,錯誤;
B項:2011年我國煤(包括褐煤)進口數量為:28851/(1+29.8%)=22000億美元;201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為:27102/(1+6.8%)=25000億美元,則2011年我國煤(包括褐煤)進口數量低于原油進口數量,錯誤;
C項:2012年日本對華貿易額=進口額+出口額=1516+1778=3294億美元;2011年日本對華貿易額=進口額+出口額=1516/(1+2.3%)+1778/(1-8.6%)=1480+1950=3430億美元,3294<3430,則2012年日本對華貿易額低于上年水平,錯誤;
D項:2012年我國進口鋼材的平均每噸價格,正確。